日前,一则微信朋友圈引起大家关注,清华宿舍发生的急救,又出现了AED的身影。据悉,此次获得及时抢救的是清华的一名大一新生,而发挥了关键作用的AED则是前不久清华校友徐航刚刚捐助并安装完毕的。这让人不禁思考,在中国这么多大中院校里,因为没有安装AED及时救治而逝去的年轻生命,还有多少?
5月7日下午4:50左右这名同学在宿舍起身整理衣物时突然倒在地上,双手蜷缩,翻白眼,头上冒汗,舍友立即通知同学、辅导员、老师,并拨打120,期间同学帮他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并使用AED,然后送至北医三院急救抢救。
据了解,这名同学倒地前正常待在宿舍,当时起来整理衣物忽然倒下,他平时生活也很规律,没有异常现象,平时包括军训也没有相关症状。
5月8日下午,院系和参与抢救的同学去看望了家长。参与抢救的同学跟医生详细介绍了过程,也把使用的AED留给医生分析。在与死神争分夺秒的48小时里,AED的出现起到关键作用。
5月15日,这位幸运的大一新生已从ICU转入心内科病房,目前还在留院观察。情况稳定后的他,一直在询问医护人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学校读书。相信每一位挑灯苦读十余载的未来栋梁,在披荆斩棘考取心中所向的高等学府之后,都不愿意一朝倒在起跑线,然而,生命无常,在这次事件中,如果没有AED和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同学们,他还能获救吗?
普及急救知识 用好黄金四分钟
今年3月,为了提高校园内应急救援的保障和水平,充分保证师生健康安全,实现温暖、安全的健康校园,清华大学著名校友徐航向母校捐赠341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和10台训练机,并联系北京市红十字会针对校内学生、教职工开展相关培训,委托北京三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
341台AED将陆续安装在清华园的学生学习生活区、各院系教学楼、实验楼、清华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小、清华大学西区、西南住宅区、北区教职工住宅区等区域,守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届时,用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AED设备导航”找到每台AED的位置,可以一键导航快速获取AED,在第一时间救治患者。
近年来,全国高校心源性猝死事件屡有发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制定猝死应急预案、安装AED已是刻不容缓。
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在清华大学率先全面推行“公共电除颤计划”(PAD计划),并鼓励普通大众等非专业急救人员接受培训,从而成为能随时使用AED的现场急救者。该举措将对全国其他高校的AED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进口替代加速 国产龙头让AED普及成为显示
AED是英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即“自动体外除颤器”。资料显示,心脏骤停病人早期85%~90%是室颤,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早用AED除颤。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心肺复苏与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猝死病人的最有效抢救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主要表现为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的心源性猝死,在我国平均每年高达54.4万例。其中,90%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区域。据医疗设备生产制造相关人士介绍,他们的设备从2014年安放在第一公共场所时起,截至目前,已成功救治30余位心脏骤停患者,可谓数目惊人。
那么,既然形势如此紧迫,AED为何没有像灭火器一样普及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成本控制是根源。
据了解,人类对除颤仪的研究开始于1939年。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除颤仪在美国研制成功。在迈瑞成功研制出AED之前,世界上制造AED的公司主要有美国的菲康、ZOLL和荷兰的飞利浦。在国产设备制造企业迈瑞医疗的产品投放市场以前,中国市场上的AED几乎全部由这三家公司所垄断,价格非常昂贵。
从2013年迈瑞首台AED投放市场后, AED产品的市场价格骤降50%以上。经过几年推广,目前,迈瑞不仅在中国AED市场占到了20%以上的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飞利浦,而且已将产品卖到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普及高端科技,让更多人分享优质生命关怀,这家老牌医械企业生产AED不仅为了获得市场,更多的是为了做公益,为了让国人在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拿起这个挽救生命的小盒子自救。截至目前,迈瑞已向红十字会、学校、景区、机场、火车站等单位累计捐赠AED约1000余台,并通过积极参与急救培训和红十字会活动,不遗余力地为全民进行急救宣传和培训,普及急救意识、提升急救技能,仅2018年,累计培训逾2万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