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4日晚间,号称“啤酒第一股”的百威亚太对外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0年度业绩报告。总体来看,这份成绩单不尽人意,期内,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2月25日港股开盘,百威亚太股价急速下滑,最终收跌7.35%;截止发稿,续跌5.56%。可见,投资者对这份成绩单并不满意。
在过去的一年里,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消费场景主要依赖线下的啤酒行业日子并不好过。事实上,百威亚太近几年的财务核心指标均呈下行走势,即便是作为啤酒巨头百威亚太也显露出了市场疲态。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百威亚太内部进行了高层人事变动。据相关公告显示,Ignacio Lares获委任为新一届首席财务官,自2021年3月1日起接替Castellan。CFO的更换。这是否又会是百威亚太的新起点?
营收再遭“滑铁卢” 中国地区也难撑半边天
财报数据显示,百威亚太2020年的营收为55.88亿美元,较2019年的65.46亿美元,下降12.40%,每百升收入下跌0.3%,这是自2019年下滑后百威亚太的“两连跪”。
单看百威亚太四季度的数据,2020年四季度,虽然收入下跌1.6%,但每百升收入却上升1.1%,这也主要是因为各主要市场的每百升收入增长所驱动。
而2020年上半年百威亚太营收的下跌,主要是线下销售渠道受疫情影响导致产品滞销,另外夜生活行业尽数停业销量无法提升。2020年下半年,虽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营收又所回暖,但仍无法弥补上半年带来的巨大空缺。
在销量方面,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百威亚太总销量为811150万公升,同比2019年的931680万公升减少12.1%;2020年四季度,百威亚太销量减少2.6%,这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增长被韩国及印度因疫情所导致销量下跌的持续影响所抵销。
尽管百威亚太“甩锅”疫情影响,但回顾往期财报能够发现,百威亚太销量的下滑并不是偶然。
纵观近三年百威亚太的财报数据,2018-2020年,百威亚太的啤酒总销量明显下滑。
而作为百威在亚太地区“顶梁柱”的中国市场表现备受市场关注。2020年,中国市场营收同比2019年下降11%,其中,销量同比2019年下降10%,每百升收入下降1.1%。
具体剖析来看,在一季报中,百威亚太曾预计2020年头2个月中国市场的收入将减少2.85亿美元,到2020年4月份,中国市场的销量实际下滑了17%。
2020年四季度百威亚太中国市场的表现亦是平平,销量仅增0.9%,收入增长仅1.3%。在年报中,百威亚太预计2020年四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4%。
但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百威亚太中国市场份额同比缩减0.55%,四季度的市场份额增长仍无法弥补中国市场份额缩减。
在中国市场上,百威亚太面对的对手众多。从2020年已经公布的业绩表现上看,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表现正在不断提速。
截至2020年9月30日,前三季华润啤酒的净利润为38.3亿元,次高端以上的啤酒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7%;青岛啤酒2020年前三季度虽然营收收入同比减少1.91%2,但净利润却同比增长15.17%。
在百威亚太近年销量表现欠佳的基础上以及中国市场啤酒赛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百威亚太的货显得并不是那么好卖了。
东西地区接连受损 百威亚太的高端化窘境
在百威亚太的营收结构中,西部地区一直作为主要发力点。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西部地区销量为703710万公升,营收为44.26亿美元,占比总营收的近80%。
但对比2019年的营收能够发现,同比下降了14.49%,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西部地区的中国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化产品受挫。
目前,国内CR5占比达71.6%,国内品牌毛利率约为30%-40%。在百威高端化策略下,2020毛利率为52.4%,虽然毛利率在平均水平之上,但毛利体量有所下降,2020年毛利为29.07亿美元,同比2019年的34.88亿美元,下跌14.40%。
随着国内啤酒高端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以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嘉士伯以及喜力啤酒为主的高端品牌将进一步瓜分市场份额。
据中金公司研报显示,2020 年国内啤酒市场中低端(4元以下)、中端(4-6 元)、高端(7元及以上)销量占比分别 34%、29%和37%,两端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目前,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嘉士伯等均推出高端产品,华润啤酒也通过收购喜力加速高端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底举行的华润雪花啤酒首届全国渠道合作伙伴大会上,华润啤酒CEO侯孝海表示,疫情缩短了华润啤酒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并表示到2025年华润啤酒要在高端产品份额上反超主要竞争对手,也被市场解读为华润啤酒对百威的公开宣战。
细看2020四季度以百威的高端组合仅实现个位数增长,这也能够从侧面证明百威亚太的高端化产品受市场竞争激烈增速减缓问题。
而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更为惨烈,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东部地区销量为107440万公升,同比下降17.45%;营收为11.62亿美元,同比下降15.18%。东部地区虽没有像西部地区竞争激烈,但受疫情因素影响以及韩国市场大环境的不稳定,也致使高端市场份额下跌2.2%。
在销量上面临的窘境也一定程度上应吸纳了百威亚太的盈利层面。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百威亚太净利润为5.14亿美元,同比8.98亿美元下降42.76%。
虽然在费用方面,销售成本占收入比重有所下降。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百威亚太销售成本为26.81亿美元,同比下降10.1%;但每百升销售成本却增加2.3%,这主要是因为发力高端化产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
然而,费用的有效控制、每百升啤酒单价的提升也均无法阻挡销量下滑所带来的业绩负增长。这或许才是百威亚太担心的真正原因之一。
大刀阔斧调整高层 新任CFO能否“妙手回春”?
2月19日,百威亚太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3月1日起将委任Ignacio Lares首席财务官。受此消息影响,截止2月19日港股收盘,百威亚太涨2.26%。可见,投资者对百威亚太对内部高层的调整抱有一定的市场期待。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在财报公布前夕对首次财务官的调动,也侧面反映出了百威亚太或许是对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存有不满。
据公开资料显示, Ignacio Lares自2018年至2019年获委任为百威中美洲地区的首席财务官,并于2020年起获出任百威中美洲地区的技术及分析副总裁。从职位的转换来看,Ignacio Lares在企业内部是受到了认可的。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中美洲地区的是,亚太地区的消费人群能偏向低度数的啤酒,而中美洲地区的消费人群偏好与亚太地区相似。此前,百威在中美洲地区的低度数酒精具有相对成熟的经验与生产技术。
此时,进行人事变动或能将中美洲地区的多元化产品生产经验,以及不同地区公司的管理经验带动到百威亚太的公司管理当中,也不失为百威亚太的一个发展良策。
但还有一些战略上的问题,或许并不是仅仅是通过更换CFO就能解决的。就拿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来讲,鉴于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电商的重要性以及电商渠道的抗风险能力,未来全渠道发展或许会成为百威亚太的主要基调。
2020年,百威成为第一个在饿了么开设品牌馆并成功推出“超级品牌日”活动的酒类品牌,市场份额创下该电子商务平台啤酒类别的新高。
就目前来看,百威亚太包含电商的特殊渠道销量占比仅有5%,尽管频频发力电商渠道,但对比同业而言,仍存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众多品牌,也频频发力线上渠道,且渠道销量要超于百威亚太。
嘉士伯在疫情期间,采用电子商务与数字平台销售。根据嘉士伯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第三方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了46%,其中亚洲的增长尤为强劲。
另外,根据IWSR的数据,2020年,预计10个核心国家(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美国)的电子商务价值将增长40%以上,达到170亿美元,到2024年将增加到400亿美元。
能够预测的是,面对未来线上渠道的市场价值,2021年将会有更多的玩家布局线上销售渠道,以寻求其业绩增长的稳定。对于互联网消费渗透度高的国内消费市场而言,百威亚太如何伺机发展将会是一个值得持续思考的命题。
再者,Ignacio Lares之前专注于美洲地区,对于亚太地区的消费结构仍需做一些深入分析。尤其是面对变幻多端的中国市场,线上销售的渠道或并不是简单的抄作业。
对于百威亚太而言,新的CFO或可为其带来更多技术分析上的经验,为其后续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提供发展契机,但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啤酒市场上,百威亚太能否顺应时代跟上发展步伐仍将是一场硬战。
文章来源:港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