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撑起100亿估值,嘀嗒是怎样“闷声发大财”的?

松果财经 出处:二牛网 2021-07-05 14:11

6月30日晚,滴滴“低调”挂牌纽交所,摘得国内“共享出行第一股”的桂冠,在今年轰轰烈烈的网约车企业上市浪潮中领跑。而曾对“共享出行第一股”跃跃欲试的嘀嗒出行,虽然在冲击IPO的路上起步最早,但上市之路却颇为忐忑,招股书也一度申请期限失效。

能够与滴滴相提并论,嘀嗒出行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此前嘀嗒为何急于抢跑?为了冲击上市,嘀嗒出行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下手? 


被顺风车托起的嘀嗒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嘀嗒拼车,提供顺风车、出租车出行服务,并先后获得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京东以及携程等机构以及企业的投资。

根据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的业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顺风车平台、出租车网约服务和APP广告等服务营收。其中顺风车平台服务是嘀嗒出行的主导业务,2020年占总营收的89.2%,主要是通过向在嘀嗒出行平台上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主收取服务费产生收益。

顺风车业务也是嘀嗒出行的起家之本。嘀嗒出行成立之初,正值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火,再者顺风车要比网约车更具有共享经济属性,因此顺风车业务精细化运营为嘀嗒出行带来了甜头。


业内普遍认为,嘀嗒出行的崛起多少钻了当年顺风车监管风暴的空子。

2018年滴滴顺风车发生两起安全事故,冲上舆论风口浪尖,随即被有关部门勒令火速下线整改。

在行业龙头缺位的情况下,还不富裕的嘀嗒果断拿出了10亿推行补贴计划,迅速收割了大批用户。截至2020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拥有大约2070万名注册私家车主,包括大约1080万名认证私家车主,总注册用户达2.05亿。

在顺风车这个细分赛道上,嘀嗒出行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调研报告,如果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是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了66.5%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嘀嗒出行的业务大部分由顺风车支撑起来,显得过于单一,但在大部分共享出行企业深陷亏损境地的同时,嘀嗒出行反而率先突围,实现盈利。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嘀嗒出行营收分別为1.18亿元、5.81亿元、7.91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6.77亿、7.56亿、21.94亿元。但经调整后,2019年、2020年嘀嗒出行均实现了盈利,分別为3.16亿元和3.43亿。

随着经营状况转好,嘀嗒出行在2020年10月第一次冲击IPO,但却无疾而终。不过招股书失效5天后,嘀嗒出行补充了2020年业绩后,再次冲击上市。为什么嘀嗒出行急于上市呢?


嘀嗒出行究竟在急什么?

随着行业规范之后,顺风车市场告别了野蛮生长,嘀嗒依然占据着顺风车领域的头把交椅。滴滴顺风车虽然回归,但势头并不如鼎盛时期,高德顺风车、曹操顺风车,以及首汽约车顺风车业务也悄无声息。

已经实现盈利的嘀嗒出行虽然看似前景大好,但实则面临的问题颇多,甚至正在夹缝中生存,因此嘀嗒出行急于上市获取资金以及资源的支持。


1、 业绩增速放缓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嘀嗒出行的营收来源,也就是服务费收取。嘀嗒出行在顺风车和出租车方面都采用有封顶的分段式信息服务费收取机制,而不是与运价挂钩的抽成机制,其中顺风车收费比例为8.7%,出租车业务为5%。

据了解,滴滴的顺风车抽成为10%-15%,快车的抽成为27%-30%,对比之下,嘀嗒出行的顺风车利润似乎有点过低了。虽然嘀嗒能通过低价来抢占市场,但这部分利润对于支撑企业长远发展显然有些低了,这种情况在嘀嗒出行的业绩上反应为增速放缓。

嘀嗒出行招股书显示,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36.14%,与 2019年392.37% 的增长速度来说明显放缓。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贡献了主要业绩的顺风车平台服务,在2020年的搭乘次数和交易总额均出现下降,该业务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于服务费率的提升,持续性有待验证。


2、 滴滴顺风车卷土重来

不得不承认的是,滴滴当年下线整改,许多顺风车司机转投嘀嗒出行,而且嘀嗒出行也拿出真金白银对司机进行补贴。但当嘀嗒出行在顺风车领域叱咤风云后,它将顺风车司机补贴从2018年的578万元直接缩减至2020年的0元。

2020年,整改后的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并且恢复了跨城服务,同时滴滴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很多顺风车司机重回滴滴麾下。另外,为了抢占市场,滴滴对顺风车乘客也大幅发放补贴。

不得不承认的是,顺风车用户本质上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补贴力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他们选择出行的平台。嘀嗒出行虽然将顺风车用户补贴从2018年的563万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1.35亿元,占据总营收的17.1%。随着滴滴的回归,这部分费用大概率要持续增加。


3、 智慧出租车业务遭围堵

过于依靠顺风车业务,令嘀嗒出行一直被诟病。虽然嘀嗒目前在顺风车市场的份额占比较大,但总体出行市场订单数量的占比中,网约车占98.33%,而顺风车仅占3.1%。嘀嗒如果想在出行领域有所作为,单靠顺风车微薄的盈利远远不够。

反观成功上市的滴滴,其强大之处也不仅仅是依靠网约车业务支撑的。早期滴滴便开始进行收购快的、Uber中国等同行企业,并且不断进行融资补充弹药,近年又陆续推出花小猪打车、青菜拼车等新产品,还推出跑腿、货运、社区团购等新业务,甚至进入旅游业,涉足火车票销售代理等业务。

此前嘀嗒出行为了改善营收结构单一的问题推出了智慧出租车,但这方面显然面临的竞争要更多。

去年9月,滴滴宣布将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并计划投入1亿元转型补贴;高德打车在北京上线了“北汽出租”,另外还与新月联合、北方北创等北京多家大型出租车企业达成了巡游车网约化合作,上线车辆将超过3万辆。

因此,嘀嗒出行前路布满了荆棘,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得头破血流。趁正处于盈利的势头,招股上市或许是嘀嗒出行的一剂“解药”。

嘀嗒的顺风车生意,还有哪些故事可以讲?

当初各大资本巨头开始争夺市场规模的时候,嘀嗒出行没有选择跟风,而是聚焦顺风车领域的细分市场,这也是其制胜之道。因此目前虽然外部困难重重,但嘀嗒出行如果把自身的顺风车业务理顺,凭借其细分赛道第一的优势,仍然能够向资本市场讲出更多的故事。

嘀嗒出行曾表示,不经营网约车业务。但自2020年以来,由于“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遭到了52项行政处罚。因此,嘀嗒出行对于车辆、司机的合规管理、乘客安全性的保护措施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于用户方面,嘀嗒出行也要多下苦工。互联网企业可以暂时不盈利,但必须保持一定的用户规模。嘀嗒出行虽然做到了一定的盈利,但用户增长方面做得却有些不够好,甚至已经被后来者赶超。

比嘀嗒出行稍晚入局顺风车的哈啰出行,在2020年已完成9450万次顺风车服务,总交易额69.7元,同比增长137.9%。同年嘀嗒出行累计搭乘乘客数为3670万人次,顺风车业务总交易额超80亿元。


因此嘀嗒出行需要去加快拓展新用户,或是激活沉睡用户,来维持自己的经营。

另外,嘀嗒出行在管理司机方面,还要转换一种思路,不能通过“一刀切”来解决问题。

嘀嗒出行与滴滴不同,它属于一种轻资产运营的方式,运营成本较低,在出行平台中能够做到较好的成本控制。也就是说,嘀嗒不需要对运营车辆进行资产管理,只需要对司机加强管理便足矣。

比如在黑猫投诉上反馈比较多的 “司机私下收费”问题,这种情况下嘀嗒出行会对司机进行暂停接单或者封号处理,管理方面相对比较严格,但其“一刀切”的作风仍然存在。

有一些司机表示,自己仅仅因为上下班顺路接单,接单量过少就被判定为低质量车主,封号15天。因此嘀嗒还需要加强审核团队管理,既要保障乘客安全和利益,同时也要保障司机的权利。

解决内部问题的同时,嘀嗒出行也可以适时将新概念引入到行业中,近期大热的“碳中和”概念就比较适合。相比网约车,顺风车在降低碳排放、绿色出行也能讲出一些故事,例如嘀嗒近期推出的“蓝多多计划”,能够帮助到用户进行顺风车个人碳减排及碳资产认证。

中国有2亿多部私家车,平均每辆车有3.5个座位是空着的,随着未来绿色出行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顺风车的生意或许将越来越好。嘀嗒出行目前已经在赛道内领跑,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解决好自身问题,向资本市场讲出更多的故事,进而通过上市融资来走向规模扩张之路,不过这一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本文由松果财经(ID:songguocaijing1)原创,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meiganggu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