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转型的主流和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自然成为了重要执行者。目前来看,包括汽车、互联网、物流、电商等领域在内的相关企业,都在向着“碳中和”的目标努力。
但实际上,在人类的高碳排放活动中,排在最前面的是能源与交通行业。IEA研究认为,全球几乎四分之三的碳排放来自于能源的消耗。基于这一行业巨大的碳排放规模,如果能够降低行业碳排放量,确实可以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
而与能源息息相关的采矿业,同样具有碳排放量高的特点。据麦肯锡数据显示,采矿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量的28%。事实上,这也从侧面表明了采矿业是一个既有高排放量又有希望解决高排放量问题的行业。
尤其是当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新兴技术在矿区、采矿业上的运用,比如希迪智驾、踏歌智行、易控智驾
等这类科技企业已经开始为行业带来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后,在未来整个行业变革的进程中,采矿业或将率先在科技公司的助力下为碳中和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破解矿区安全、智能化难题,无人驾驶或成最优解
在无人矿卡以及相关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落地之前,安全生产问题始终贯穿在矿区的整个作业过程中。
受制于矿区分布、自然条件等影响,矿区工作环境艰苦单一,粉尘、高温、高湿等危险因素,成为引发矿区安全事故的诱因。
加上露天矿山道路路况相对较为复杂、坡多、弯急,路面大多是碎石铺成,灰尘大、车辆损坏快,矿卡负载重,不仅加大了矿卡维修保养量,也提高了矿卡运输的安全风险。
而恶劣的工作环境也导致了矿区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增大。有数据显示,矿区一线工人、司机的平均转岗年龄为3年,尤其是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新一代年轻人,在矿区工作的从业意愿低。矿区运输车辆驾驶员和维修工大多专业训练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导致驾驶员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生命安全。
在国家矿山安监局新闻发布会公布的《2020年国内矿山安全事故数据》中,2020年,矿山事故全国共发生434起,死亡人数达到573人。
为治理矿区工作环境及降低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我国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自2016年起,有关部门就在不断推进矿山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加之,露天矿区相对封闭的场景,本身也为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新兴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叠加多方利好因素,不少自动驾驶企业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无人矿卡、矿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就此诞生。随着包括自动驾驶领域在内的众多企业对矿区生产过程少人化、无人化的不断推动,暂且不论别的,至少在降低矿区安全风险系数上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根据《计算机-行业智能矿山专题报告:行业景气度上行,步入成长快车道》》数据显示,我国煤矿死亡人数从2016年的538人下降到2021年的178人,百万吨死亡率也从0.156下降到0.044。这也是为何当下矿区对无人驾驶、新能源等新兴技术有着迫切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1980年首个无人矿卡研发的提出,到如今国内外无人矿卡企业在技术、研发、硬件等难题上的逐一攻破,无人驾驶技术在矿区的运用渐有成效。截至2021年底,国外的小松和卡特彼勒已陆续向智利、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国矿山,总共投放约300台大型无人矿卡,累计运输矿石超过40亿吨;国内无人矿卡头部企业,希迪智驾也与句容市台泥水泥矿山合作,实现有人驾驶矿车与无人驾驶混编生产运输。
但不论是从国外还是国内市场来看,针对矿区开采、运输存在的安全性、稳定性等难题所研发的无人矿卡及相关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都是在推动矿区开采、运输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当矿区运输实现转型升级后,它与“碳中和”的联系也变得更为紧密。
助力碳中和,赋能矿区的科技公司扮演了什么角色?
“碳中和”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发展转型。
而无人矿卡的零尾气排放就已经在降碳上占据了优势,叠加本身又是自动驾驶、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集合体,可以根据场景或路线,精准计算出每条路线的最佳运行路线,达到识别场景、躲避障碍、选择运输路径的效果。理论上来讲,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根据东风重工研究的数据表明,相较于燃油矿卡,每台次油电动矿山车工作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0多吨,燃料成本下降10%、车辆维护费用降低10%、轮胎磨损降低25%。
具体到企业层面,为实现这一目标,众多自动驾驶企业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拿国内无人矿卡头部企业希迪智驾来说,所发力的方向便是无人矿卡和矿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目前,希迪智驾已经将L4级远途运载卡车自动驾驶技术运用到矿卡领域,可以通过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的组合来完成对矿区障碍物测距、测速、躲避等任务,通过以上三种感知传感器,无人矿卡可以实现100米内的物体识别,如矿区指示牌、工作人员、障碍物、停泊车位等。
在多变的矿区环境下或出现恶劣天气时,无人矿卡便会通过使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或是激光雷达设备进行任意切换,来继续完成矿区运输作业,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利用云端化网联自动驾驶集成解决方案,可以提前预知前方道路信息状况系统会给作业矿卡提前设定路线完成避让。同时基于DSRC、LTE、LTE-V三种方式,也可以做到实时回传矿卡车辆信息,比如车辆在矿区的位置、车辆的油耗和油量等。
针对能源消耗问题,希迪智驾相关负责人在2021年给《中国矿业报》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离长沙城区不到10公里的一个砂石骨料矿山中,纯电矿卡将满载的60吨矿石经过3公里长的下坡,送达破碎机前,然后再空载上坡去工作面装载矿山,如此反复,每天重复几十次。工作一整天不仅完全不要充电,甚至还能剩余一些电,其原理就是利用了电动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发电。
在减排方面,例举另一个案例或许更为形象。此前,希迪智能驾驶已在江苏句容台泥水泥矿山投放4台无人驾驶矿卡及10辆有人驾驶矿卡进行混编装、卸、运、泊车全流程生产作业。过去两年时间,累计运行2万多公里,矿山运输10万吨。
若按照上文所述的单台无人矿卡所带来的年均效益为基数,仅以4辆无人驾驶卡车来计算,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两年里可以减少2400吨碳排放的同时,也将给客户在人员、燃料成本、车辆维护费用上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按照一吨柴油产生二氧化碳的计算公式,1吨柴油大约可以产生3.1吨二氧化碳,2400吨的二氧化碳产生需要大约774吨的柴油。按照国内最新柴油8800元每吨的价格来算,774吨柴油就需要花费681万元,加上人工、磨损、车辆购置等方面开支的节省,4辆无人矿卡在两年里就帮助客户节约了将近千万元的费用,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
据希迪智驾对「松果财经」表示,今年希迪智驾将与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14台纯电无人驾驶的采购协议,毋庸置疑的是将继续助力客户在矿区作业上降本增效。
那么,可以肯定是,在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希迪智驾这类专注于无人矿卡及矿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企业,未来仍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纯电动卡车的市场需求在持续不断地释放出来。据《智能驾驶行业专题研究:矿山智能驾驶或进入规模化落地期》数据显示,国内矿卡增量约为2.5万辆/每年,未来五年内,纯电动矿卡有望渗透率达60%以上。
试想,如果希迪智驾能助力其中10%矿卡实现电动化,仅国内增量矿卡就可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5万吨,同时还能帮助采矿企业大大降低能源损耗以及车辆运营成本。
可以想见,随着矿区“智能化”、“绿色化”的不断深入,像希迪智驾这类企业在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帮助矿区打开改革突破口的同时,亦将助力碳中和。与此同时,也将反哺企业本身的发展,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文章来源:松果财经(songguocaijing1)旨在提供活泼、深度的财经商业价值解析,做一个有态度的行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