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收入留存率下滑,迅策科技吃得上数字经济的“热饭”吗?

@港股研究社 出处:二牛网 2024-09-14 17:54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的“大工程”正在创造新的机遇。

9月12日,深圳迅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策科技”)二次递表港交所,此前于3月12日所递交的港股招股书满6个月已失效,

从招股书来看,迅策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和分析解决方案的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迅策科技受到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其中包括腾讯、阿里关联方云锋基金、高盛、北京中关村、泰康人寿等。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国家加大力度推动数据产业发展。踩着这一风口,迅策科技站到港交所门前。那么,公司经营状况如何?未来增长潜力又如何?

以资管行业为起点,布局数字经济的“数据大厨”

首先理解一下迅策科技的业务模式——什么是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和分析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构建及分析数据模型,将分散的数据转化为业务洞察力,并根据实际商业场景开发智能分析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简单来说,想象企业是一家餐厅,每天都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饭菜迎合客人的需要,所谓的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和分析解决方案就是厨房里超级智能的“数据大厨”,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食材(数据)的神奇工具。

食材(数据)来自四面八方,可能是早上在菜市场买的新鲜蔬菜(实时传感器数据)、昨天冰箱里剩下的肉(历史数据库中的数据),或者是其他餐厅分享的特色调料(外部数据源)。这些数据源源不断地来到你的厨房(数据中心或云端)。

如何快速处理这些食材(数据),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就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而迅策科技通过一个云原生的统一数据平台,可以在数毫秒至数秒内收集、清理、管理、分析及治理来自多个来源的异构数据,然后立刻处理并可用于决策、分析或进一步行动。

为了让客户更好地使用产品,迅策科技开发了超过300个模块,各模块均被赋予特定的功能,从基本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收集、标准化及整合)到特定行业功能(如投资组合监控及表现分析)。公司可以通过选择性地组合模块来整合功能,根据每名客户的独特需求打造定制解决方案。

模块化组成的特点优势毋庸置疑:可复制性。迅策科技凭借这一优势从IT基础设施成熟、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资产管理行业切入,快速成长为这条赛道的头部玩家。公司于2021年、2022年、2023年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1.20亿元、2.88亿元、5.30亿元,实现快速增长。

迅策科技在招股书中强调,中国十大资产管理人均为其客户,涵盖保险公司、共同基金、银行资产管理部、证券商、企业财资、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个人等。截至2021年、2022年、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往绩记录期间内各相应期间总收入的19.9%、34.1%、35.2%及39.1%。

尽管如此,从整个市场来看,迅策科技实际上市场份额并不高。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13%;在整个中国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3.4%。

这反映出中国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和分析市场尚处于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根据招股书,2023年末时,该市场参与者总数超过400家,业内不乏竞争者,且分布十分零散,行业前五大玩家市场份额合计也不到30%。

也就是说,现在的市场格局还远远谈不上稳定。因此,迅策科技当前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D轮融资的钱快用完了,净收入留存率却出现下滑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迅策科技面临现金流和客户留存等问题。

尽管收入增速较快,但是迅策科技仍然陷入了亏损困境。招股书显示,公司于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1.19亿元、0.97亿元、0.63亿元以及0.84亿元。

原因是业务迅速扩张而产生的大量研发开支。于往绩记录期间,迅策科技录得总研发开支人民币8.85亿元。

持续的亏损导致迅策科技现金流相对紧张。可以看到,除2022年因D轮融资而增加外,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逐渐减少。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2亿元。

对此,迅策科技提到:“我们拟以经营活动预期产生的现金及融资活动筹集的资金,为主要未来营运资金需求及资本开支提供资金。倘我们未能于需要时以令我们满意的条款获得足够融资或融资,我们持续支持业务增长及应对业务挑战的能力可能严重受损,而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迅策科技此番IPO的原因很清晰:公司很难以有利条件从投资方手中拿到钱了,上市成为补充资金的必要选择。

问题是,假设成功上市,迅策科技当前的经营状况能让资本市场买账吗?

面对高昂研发开支导致的亏损问题,解决方法显然是提升扩张效率,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因此,迅策科技开始尝试推出针对不同行业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持续扩大在各行业及海外的客户群。

迅策科技的客户逐渐涵盖资产管理以外的多元化行业,主要包括金融服务(资产管理除外)、城市管理及电信,涵盖中国三大国有电信运营商。公司在资产管理以外各行业的行业应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2021年的11.8%增长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44.7%。

然而,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来看,迅策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自2022年至2023年及自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至2024年同期,公司净收入留存率下降;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付费客户总数也有所减少。

这些数据反映出迅策科技不断获取新客户的同时,没有完全匹配客户需求,可能缺少有效留住老客户的能力。

对于这一现象,公司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经济低迷等因素的整体影响导致金融业增长暂时放缓,从而导致若干客户(尤其是资产管理行业)的支出减少和项目延迟。该减少亦可能归因于订阅模式产生的收入百分于往绩记录期间较交易模式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大型机构客户的内部要求、行业客户习惯、与新客户的初步接触模式以及市场不确定性。

简而言之,金融行业老客户削减了开支,而迅策科技拓展新客户又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那么,这家公司的未来前景还具有想象力吗?

数据“金矿”价值待释放,迅策科技能等来太阳升起吗?

如果只看当下,那迅策科技发展状况显然难言乐观,但是,从长远来看,公司还是有故事可讲的。

从整体市场来看,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我国数据资源规模近年不断提升。受各行业对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驱动,中国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和分析市场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推算,2023年至2028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1.0%。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不断推出加强各行业数据应用程序的举措。2024年1月,中国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及科技部连同各行业其他14个部门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该计划让市场更深刻地认识到数据内在价值,而随着企业开始资本化数据,有望刺激市场对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

最后,从技术层面来看,生成式AI应用显然是值得期待的关键要素。IDC预测,2023—2027年,全球企业在GenAI解决方案支出复合年增长率为73.3%,这项支出包括GenAI软件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硬件和IT/商业服务。

未来,基于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实现AI数据治理、AI数据挖掘等,是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此,迅策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正处于内部探索生成式AI应用作研究用途的阶段,并已使用模拟客户数据完成概念验证实作。

可以预见,在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变革的时代浪潮下,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迅策科技的诗和远方值得期待。

不过话又说回来,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最难熬的。成功上市、拿到资金活下去等“生活的苟且”,才是这家公司发展故事的“现在进行时”。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