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达咨询2017年第2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报告显示,第2季度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中,支付宝占51.9%,财付通占34.1%。这就意味着,在目前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双雄格局已定。但从微信和支付宝大战这一缩影中,我们可以预见第三方支付市场依然存在着许多变数。
零和博弈下,支付老大或易主
最近,微信和支付宝的一系列出海事件颇受关注,他们在支付领域的博弈已经延伸至海外许多国家,可见双方的厮杀程度相当激烈。虽然支付宝作为老大哥在前挥旗呐喊,但微信不敢懈怠,快马加鞭在后追赶。况且这几年中,微信支付依托微信APP的巨大流量和社交属性做得风生水起,正在一步步吞噬支付宝等竞争对手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的份额,甚至对支付宝擅长的电商、金融等领域发起了猛攻。所以,台面上的激斗属支付宝和微信最为引人注目。
但财付通的崛起是显而易见的。比达咨询公布的2015年第三方支付市场数据显示,财付通当时仅占17.4%的份额,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翻倍。随着交易规模市场的扩大,腾讯可以说是完成了市场份额和交易规模的双丰收。
如果撇除不断扩大的交易规模不说,那么在市场份额上,第三方支付市场其实是一场“零和博弈”,财付通所攫取的正是支付宝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流失的市场份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赢家,相比之下,支付宝可能正处于一个更加被动的状态。
问题不止于此,对于腾讯和阿里的支付战争,用户只看重便利程度和优惠力度,每一波支付活动带来的优惠都能让用户愉悦一段时间,但支付宝实在乐不起来。虽然拥有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和强大的阿里生态支持,但在某些方面支付宝依然难以与不断崛起的腾讯抗衡。一个拥有10亿用户的微信已经足够可怕,更不用说腾讯在游戏等领域的霸主地位为其带来的庞大支付交易规模。
所以,财付通何时追上支付宝也成为了第三方支付市场最大的变数。虽然在两年前,支付宝独当一面的台前印象足以让其他对手黯然失色,但如今的局势大不相同,天平在一点点向腾讯倾斜,所有人正在被教育道,微信和支付宝已经统治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现双雄争霸的局面了。
但支付宝对财付通正在拉小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一现状心知肚明,也清楚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过最让支付宝不安的,可能还是老大这个位置还能坐多久。
弱肉强食,14%市场内的明争暗斗
除了双雄争霸外,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另外14%的份额中,数百家公司也在为自己的生计而挣扎,而且这里的环境更加恶劣。
首先是激烈的竞争局面。据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具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大约有两百多家,对于不少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在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双重挤压下,可获利的空间本来就少得可怜,而在越发缩小的市场中要想扩大份额更是天方夜谭。
另外,除财付通和支付宝外,小份额市场中也逐渐出现头部效应。以京东支付、拉卡拉、百度钱包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自身流量业务的助推下逐渐稳住市场地位,甚至扩大了市场份额。
以京东为例,其拥有的腾讯微信、今日头条等流量入口皆支持京东支付方式,藉此帮助京东支付形成了入口上的天然优势。而互联网巨头百度则依靠搜索、地图等入口,也收获了小部分支付市场。
头部支付机构的强势,给原本狭小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更大的挤压,于是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无奈退出,即便苦苦挣扎,亏损也常常伴随左右。
其次是监管收紧造成第三方支付机构压力灌顶。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第二季度,已经有1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监管部门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不仅如此,除注销这一最严处罚外,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因为违反结算和反洗钱等规定而被限制业务范围或罚款。去年,易宝支付就吃到了央行开出的千万级罚单,此前,支付宝和财付通也因为未严格遵守规定而被央行罚款警告。
对生存在夹缝中的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监管的收紧带来两个压力点,一方面划定了业务边界,使得支付机构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另一方面给机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一步拓展市场。但对支付宝和财付通这样的巨头来说,原本就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习惯让他们能够轻松应对来势汹汹的监管压力。
无论怎样,对在市场中持续挣扎的绝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不太友好的市场环境是一个极大的变数,更可怕的是,这是一种随时可能让自己出局的不可逆变数。
电商和航旅场景下多强格局的前兆
从现状来看,支付宝市场份额的下降正是多个细分场景下竞争对手的持续施压所致。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电商格局。曾经阿里一家独大,但后来者京东气势如虹,一举在淘宝和天猫的天下中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除此之外,像唯品会、网易严选这样的特卖电商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而他们的崛起毫无疑问稀释了支付宝入口的使用比例,比如京东不支持支付宝付款,但能够支持微信支付和京东支付等,所以,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下降是在所难免的。
这一点,从比达咨询提供的数据对比上能够看得很清楚。,2015年的购物场景下,支付宝份额为79.8%,财付通为12.9%,京东为1.3%,到了2017年第2季度,支付宝份额为74.6%,财付通为14.8%,京东支付为2.3%。可以看出,财付通和京东支付份额均有所上升,这得益于京东电商用户流量的扩大。
如果按照京东的发展规划,物流服务和3C等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加强将进一步为京东带来更多的用户流量和交易份额,京东在今年的618中表现出的巨大增长潜力就是一个例子。京东的崛起无疑会进一步扩大财付通和京东支付的市场份额。随着支付宝份额的持续下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京东的强势将改变支付宝一家独大的局面。
再来看航旅交易场景下存在的变数。相比电商购物和金融,航旅场景的格局更为清晰。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2季度的航旅交易份额中,支付宝、财付通和易宝支付分别占比46.8%、33.2%和14.6%。如果对比2015年的数据来看,他们的占比分别为48.3%、34.4%和13.2%。有趣的是,财付通和支付宝均有所下降,而易宝支付则有所上升,这主要得益于易宝支付在航旅领域具有的资深服务经验。易宝支付擅长定制化支付服务,甚至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航旅事业部,专注于为航旅行业提供支付服务。
同时,财付通份额的下跌原因也相当明晰。虽然腾讯将同程、艺龙等航旅服务商接入微信支付,但由于腾讯没有独立的航旅产品,流量粘性不高,用户支付习惯固化,腾讯这样的局外人,可能需要另寻其他的突破口来提高航旅市场下的份额了。
另外,根据航旅支付服务普遍存在的非小额支付情况可以判断,不少用户是通过银联或银行卡直接支付的。如此一来,对支付宝和财付通这样不优先推荐银行渠道支付的场景来说,易宝支付和连连支付等众多与中小银行联盟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许会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这就意味着,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份额逐渐会流向其他竞争对手,航旅支付下的格局可能很快迎来多强争霸的局面。
金融科技重划起跑线,未来站位靠技术说话
今年BATJ和国有四大行的强强联手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对四大行来说,联手互联网公司必定能够获得技术的支持,有利于自己在科技金融时代的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而对BATJ来说,与国有四大行的合作则意味着在科技金融场景的应用上拥有更清晰的目标。
不得不说,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将对支付场景和方式产生革命性颠覆。目前来看,支付媒介有二维码、pos机和智能手机等,其中,二维码支付方式最为普遍,而刷脸支付、指纹支付等偏重技术的支付方式则比较少见。但金融科技必定会主导支付方式科技化和简易化,正如支付宝今年公布的“如影计划”一样,以生物识别技术主导的支付方式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
所以,技术实力将成为科技金融的第一张入场券,这也正是互联网巨头们争相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原因。比如支付宝早在2014年就开发出刷脸支付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代表,刷脸技术比起今天的二维码或者pos机等,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二维码支付时代,微信和支付宝遥遥领先,但一旦步入金融科技时代,更多的线下支付场景将由最新技术驱动,而用户对于科技的偏好程度将直接决定用户流量和粘性。所以,金融科技时代将为支付场景带来更多的变数。
所以即使是BATJ,利用过去的流量优势也不一定能够完全说服观众使用自己的支付入口,况且目前来看,BATJ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科技实力差距:百度与Facebook、微软、亚马逊被评为全球四大AI公司;摩根士丹利近期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份额接近一半,远远超过腾讯;京东则主营电商业务,技术层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如此看来,在金融科技本来就重新规划出的起跑线上,BATJ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松懈,否则可能倒在下一个黄金时机到来的黎明之前。
换句话说,即使是支付宝和腾讯这样的支付巨头,也有可能因为不对用户的科技口味而失掉市场。假设未来最受欢迎的某种支付技术是一种独家专利,而非BATJ之中任何一方享有,那么到时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可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不定,支付宝和财付通都会成为小弟。
虽然没有永远的胜者,但在瞬息万变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支付宝的王位、腾讯的杀意、京东的彪悍和小机构们的挣扎,都将在时间的书写下得到合理的安置,而操纵这一切的变数,将永恒存在。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