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一个受资本热捧却不愠不火的“风口”

于斌 出处:二牛网 2019-08-08 05:12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mpyujian)

  2018年以来,少儿编程成为了教育领域,尤其是K12教育细分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风口”。而这个趋势,自2017年众多少儿编程项目成立之时,就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入局势头,也让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看到了新的商业机会。于是,一场继共享单车项目之后的资本角逐,正在少儿编程这个市场上烽烟四起。资本市场拼杀的刀光剑影,也让「于见」对这个领域有了长达2年的观察,以及自己的独到思考。

  少儿编程市场方兴未艾:是商家炒作还是真实需求?

  1967年,多位MIT(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学家打造了第一套编程语言LOGO,标志着全球少儿编程的诞生。此后,一种名为Scratch的知名少儿编程语言随之出现,在美国、以色列、以及日本等国家相继出现少儿编程的课程,并在不断打磨成熟后,进入这些国家的教育体系。从此,以Scratch语言为代表的少儿编程语言,也逐渐在全球普及。

  约20年后,少儿编程在中国起步,由于上世纪80年代,国内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为中国少儿编程市场的酝酿与萌芽打下了根基,也孕育了其在国内发展的良性土壤。

  少儿编程的市场逐渐火热,与国内教育体制下的政策推动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少儿编程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几个里程碑事件是:

  2014年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选考科目。当年,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素质教育,也在国内逐步普及。

  2015年,国家“十三五”规划大力支持信息化教育,让少儿编程被越来越多家长接触和认同

  2017年,浙江省高考首次出现了编程相关的题目。同时,国家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规划,鼓励编程教育寓教于乐,并通过校企合作,让少儿编程走进校园,被学生所熟知。

  虽然从少儿编程的发展轨迹看,少儿编程的逐渐火热,与国家基础教育的环境、国家教育扶持政策分不开。但是也可以看出,目前的少儿编程教育仍处于市场教育阶段,尚未形成气候。所以,多数从事少儿编程项目运作的企业,在进行相关项目商业化的过程中,很难用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结果,来引导家长为少儿编程教育付费,这也让这类项目的前期市场推广,举步维艰。

  而「于见」看到的,少儿编程企业在营销少儿编程课程的时候,多数都在拿人工智能、时代趋势说事。尽管如此,这些行业现状,并没有影响资本市场对这个领域的看好,所以,近两年在资本的驱动下,少儿编程市场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根据网上公开数据统计,仅2019年上半年,国内一共有9家少儿编程相关项目相继宣布完成融资,金额从百万到亿元不等。而截止2018年,市场上就有超过200家的少儿编程公司。2019年,与少儿编程业务相关的新公司也如雨后春笋,势头更为凶猛。按照其增长速度,相当于平均每6天就有一家少儿编程公司注册成立。目前,少儿编程市场,已经出现了如编程猫、小码王、极客晨星、核桃编程、vipcode等头部玩家,竞争态势已经逐步趋向白热化。

  但是,在资本狂热的追捧之下,我们也不得不直视国内的市场现状。在国内体制内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少儿编程对孩子教育的真正价值,似乎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所以,这也让这个市场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而且,因为少儿编程课程与其它的兴趣班的培养目的有所不同,价格与服务也因教学的模式差异而参差不齐,单纯看价格,少则几百元一套课程,多则上万元一套课程。所以,让众多家长认同这类教育的真正价值,尚需时日。

  少儿编程行业生态多样化:资本进驻不仅看赛道更看选手

  少儿编程发展至今,市场规模处于20亿-100亿区间。据相关调查机构分析预测,预计5年内,相关行业的市场规模可翻5倍以上。由此可见,其市场与创业机会,非常具有想象空间。

  目前的少儿编程行业,围绕相关工具、培训、平台产生的业务不计其数。如Scratch编程相关的软件和硬件两类工具,随着这个教育市场的扩大,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市场表现强劲;而少儿编程培训则是对编程类软件、硬件工具的应用,从而让这些工具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这个细分的业态里,少儿编程的主要载体是内容和师资两大生态,也将产生大量的课程研发、教学老师等就业岗位;而少儿编程平台,以整合工具类和培训类企业的资源为目标,进行运营扩张,也将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于见」观察与分析,教育领域很难产生寡头。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一些教育领域,从业门槛低,难以形成竞争壁垒。例如,少儿编程工具只是基础,虽然也是构建技术壁垒的环节;但是很少企业因此而取得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这个细分业务领域,更多资本玩家,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工具化的运营,快速的拓展、裂变出海量的用户量。例如,有一个叫做西瓜创客的平台,通过录制在线学习少儿编程的课程,以及通过编程工具的在线运营,实现用户的自动分享、裂变,在很短时间内就聚集了大量的用户。但是因为课程单价低,服务质量差,很难形成像其它知识付费项目一样的巨大效应。因为少儿编程市场还未成熟,已有认知的用户注定只是一个小众群体,所以从商业化变现的模式上看,用互联网知识付费、用户运营的方式去运作,并不一定适合少儿编程。而且,在少儿编程领域还未形成广泛认知的情况下,期望仅仅通过工具,即实现用户量的海量拓展,无异于空中楼阁。

  对于少儿编程培训与平台类的企业亦是如此。如上文分析,培训领域最核心的是内容与师资。在这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各种内容大爆炸,行业人才济济。事实证明,也很难有一家企业,能够仅仅通过内容、通过人才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反,市面的培训课程,往往呈现出一种同质化、教科书化的趋势。因此,该领域的发展,可能更将依托于教学模式的创新。

  而平台则是培训与工具的输出口,三者环环相扣。将三者相结合的业态,更有助于将单一价值发挥至最大,也更能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1. 少儿编程:一个受资本热捧却不愠不火的“风口”

  目前,少儿编程企业主要在一线、二线城市。所以,资本的注入,也倾向于北、上、广、深的企业。而且,随着一二线城市少儿编程市场的竞争白热化,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空间也逐渐暴露出来,也将可能成为头部玩家致胜的决定因素。

  以上三种业态,也是资本角逐的主战场。就「于见」的观察,资本进驻的企业,更多的是与少儿编程培训有关的项目。而且,从资本市场投资的战略布局上分析,资本入驻少儿编程领域,不仅会看赛道,更会看选手。

  例如,在少儿编程课程培训这个业态里,其赛道就在于少儿编程培训的模式。模式上的差异化,让资本市场各有所好,也让资本在各自的赛道上,为其选手加油助力。

  从多个角度分析模式,可以看出这个市场的各个玩家的核心竞争力。也能看出资本市场的动向,以及其所看好的市场风向标。

  首先,从用户对象上看模式,头部玩家各有千秋。例如To C模式的代表边玩边学,以1V6的小班教学模式,在很短时间内就获得多轮资本的加持,用户量拓展速度迅猛。而兼具工具、培训、平台三大业态的编程猫,已经通过C端用户量的积累,形成了产业化、IP化的一种运营生态,正在通过B端业务的扩张迅速占领市场,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少儿编程市场头部玩家之一。

少儿编程:一个受资本热捧却不愠不火的“风口”

  其次,从教学方式上看模式,形式不同各有优劣。目前的少儿编程,从教学方式上,分为线上、线下,或者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而从教学内容的形式上,又分为直播在线教学与录播视频教学两种。从班级设置上,分为1对1,以及1对多的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在教学课程方面,基本都采用了由浅入深,逐步进阶的方式。这也是由少儿编程课程从Scratch、Python、NOIP各种由易到难的编程语言所决定的。只是如何将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也是资本市场考虑是否进驻的关键因素之一。

少儿编程:一个受资本热捧却不愠不火的“风口”

  再次,赛道选手素质各异,资本市场看项目更看团队。虽然少儿编程市场的格局在资本的博弈中动态变化,但是,在这个市场前景还未盖棺定论之前,没有谁可以断定哪个赛道的选手会优先胜出。或者有没有一种可能,看似是一个更长更弯的赛道,因为优秀的选手,从而后来者居山,弯道超车?资本在一些项目的进驻上,大多数时候是在与竞对博弈,但是有时,也可能是一种类似庄家押注的赌博。

  少儿编程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鹿死谁手,不得而知

  资本的强势进驻与不断加持,也让「于见」不禁想起近2年共享单车领域的资本厮杀与哀鸿遍野、死伤无数。在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可以预见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最终的结局,也难免会有一些侥幸的胜出者,而更多的,则可能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裳,一起教育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却成了这个行业的牺牲品。

  近年,随着国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少儿编程作为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个方向结合的一种教育体系,毋庸置疑会成为未来巨大的市场。

  而且,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少儿编程教育的工具、培训、平台业态也将随之发展,并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加上资本对这个领域的看好与加持,都将为少儿编程市场的发展加码,也将让少儿编程的市场呈现出一片蓝海。

  但是,在资本跑马圈地,抢占赛道,为选手下注的过程中,也难免因为市场大环境的气候未形成,遭遇重重障碍。而资本的强势助推,也可能是揠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首先,在用户量的抢占上,各大玩家烧钱PK已成常态。随着少儿编程市场的打开,越来越多的玩家相继进场,这也意味着少儿编程这个市场大蛋糕,即将被瓜分殆尽。在资本做背后支撑的局面下,各类玩家拼命烧钱,已经成为了少儿编程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据「于见」从某家少儿编程机构的内部人员了解到,这家企业,每月仅仅用于投放百度竞价排名的费用,就高达300万。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本持续助力,没有巨大的现金流来源,可能没有几个企业能够持续经营。而在各家少儿编程机构还在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的时候,其实主要的获客方式还是传统的以老带新、通过编程作品分享传播、通过线下地推、已有人脉圈冷启动,以及通过学校&培训机构合作、线上的广告投放及流量来进行互联网营销。

  鲸媒体曾经采访了几位少儿编程企业的创始人。「于见」对傲梦创始人兼CEO袁哲栋的分享记忆犹新:“傲梦刚成立的时候是在2014年,当时几乎没有同类品牌。随着少儿编程赛道融资频繁、不断有新玩家介入,竞争也将愈加激烈。如果百度搜索‘傲梦’,甚至前5条的内容都是竞争对手的广告。多位企业创始人都表示,价格战不应该成为编程教育行业的主旋律。说到底,教育产业,其本质更应该是一种服务业,在大量资本的助力下,争夺获客渠道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些业内同行的主攻方向,但这样并不是一种良性、健康的发展模式。在烧钱模式过后呢?还是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那就是教学品质和服务品质。

  其次,教学模式虽然看起来花式百样,但是教学内容却呈现同质化。少儿编程从其基础的课程设置上,就很难形成差异化。从Scratch、Python,再到奥赛、NOIP等各种联赛的专业培训,都是针对这类编程语言的一种翻新表达,并无新意。只是在学员作业的布置上,可以适当加一些新元素。例如,2018年非常火热的微信小游戏:跳一跳、弹一弹等,都曾经被各大少儿编程公司应用于少儿编程的作业题目。意在向家长表达,用微信小程序实现的炫酷功能,同样能让孩子用少儿编程的语言,亲手编出来。但是,一系列的热点过后,家长仍会冷静的回到现实。家长花费高额的学费让孩子参加培训班,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什么价值?是只能获得一种类似玩游戏打怪升级的成就感,还是落到实处的提高了孩子某方面的能力?据一些给孩子报过少儿编程培训班的家长反馈,多数家长对培训的效果表示怀疑。甚至有的家长以减少孩子玩电脑为由,拒绝一切以给孩子报班学习少儿编程的推销。

  再次,少儿编程教育缺乏出口,家长缺乏参与感,无法客观的接受培训的结果反馈。少儿编程市场的拓展,尽管不乏以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支持,以及教育领域头部企业好未来、达内科技、新东方等的跟进,但是实际上相对其它行业的发展,进展依然过于缓慢,甚至可谓举步维艰,究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少儿编程是一个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培训,给家长的直观感觉,更多的是准备走工科类路线的孩子的选择。所以,家长很难像辅导家庭作业一样,参与进去。因此,家长对孩子学习了少儿编程的课程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改变不得而知,因为缺乏适当的考试评测,家长也就缺少了获得有效反馈的方式。据权威数据专家分析,少儿编程市场对外宣称的现金流水,与现阶段的实际市场规模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也不排除,因为资本入驻后,企业面临着经营压力,为了寻找融资长跑的接盘侠,而不得不与企业沆瀣一气,制造一种看似火热的虚假繁荣。

  再次,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少年编程,与国外少儿编程拥有不一样的孕育环境。所以,尽管国家政策扶持,尽快企业高调宣传时代趋势,家长依然会将孩子教育的资源倾斜到体制内的应试教育。而且,在生存成本这么高的现代社会,有多少家长真的会为孩子不太确定的未来,而去相信一个还没有多少人去尝试的新的教育品种。这种市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成本,而目前资本所倾注的资金与支持,也许更多的不过是做了一些教育市场的前期铺垫。

  最后,经营少儿编程教育的企业,还面临着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挑战与风险。如前文分析,无论是1对1的模式,还是1对多的模式,都会有优劣。而少儿编程是线上教育更好,还是线下培训更佳,目前也无定论。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将面临着经营成本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双重抉择。对于计划给孩子报少儿编程课程的家长来说,他们所关注的,可能除了培训的结果,更多的是性价比。

  也即,相对其它同等价格的兴趣班、课外班,孩子是否能够获得更多。如果不能,也许企业把少儿编程说得天花乱坠,也很难打动经济状况吃紧,生活压力巨大的家长。所以,「于见」也经常听到,有一些少儿编程培训机构,自称定位的是高端客户,目标用户是高净值人群。

  但是,时至今日,在中国中产阶级占比数据并不十分乐观的情况下,如果少儿编程只能针对少数中产、高净值的家庭,那么,这种定位,与当初资本进驻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高额的投入,快速的砸下一个用户量在短期内看不到天花板的市场逻辑,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按照这个逻辑,少儿编程始终应该是一个小众市场。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此多的资本家看好的香饽饽,岂不是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事实可能也不一定如此。而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天花板有多高,还需要这些行业玩家去不断检验。

  不管怎样,人工智能(AI)的时代终究是来了,而我们的下一代,是否会面临与当初计算机、互联网时代来临一样的大环境,我们只能预见。所以,是否有必要让孩子早一点接触少儿编程,接触这个未来可能成为基础教育的大版块?只能靠我们自己的眼光去判断。因为市场的声音过于嘈杂,并且这些声音并非来自客观的市场,而是来自背后驱动行业前进的企业和资本。

  因此,会不会有一天,人人都在学习的少儿编程,抑或是所谓的人工智能,就像当初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太多,毕业后出来社会,却发现只能做一个基础的文员岗位一样?虽然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却也错过了这个时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毕竟,这些教育的本质,也只不过是一些基础教育,所以无需夸大其词,将其说成好像是孩子未来的必经之路,别无选择。

   针对少儿编程,「于见」倾向于理性的分析这个市场,理性的看待资本狂热的热捧,家长趋之若鹜的社会现象。「于见」认为,少儿编程在资本的世界里再吃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还是一个未曾觉醒的市场。而能把握这个市场的,将是那些有超前眼光,能够克服目前开拓市场重重困难的企业家,以及其幕后助力的资本市场。但是,在经过没有硝烟战火的市场竞争后,最终谁能成为寡头,有没有可能出现寡头,都将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