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愠不火的心理健康行业,疫情之后是否会迎来大爆发?

于斌 出处:二牛网 2020-04-13 00:17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曾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020年第二大的疾病负担。如今,2020年恰逢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因此,以抑郁症为代表的心理健康,再度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  

不愠不火的心理健康行业,疫情之后是否会迎来大爆发?

 

  而且,这次疫情持续数月,甚至无异于空前的灾难,其给人们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的创伤和影响,也将不可估量。尤其是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上年儿童,可能不只是当前的影响,更可能给他们留下多年难以修复的“后遗症”。

  试想,对于一个还不谙世事的儿童,突然遇到了世界末日来临一般的变故,无法正常上学学习,出门玩耍,而且因为互联网,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死亡人数报道,以及被媒体和身边人放大的心理恐慌,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突如其来、而又无法理解的心理冲击。

  尤其是对于那些家族里曾经出现过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目睹过亲人匆忙离世、并被隔离的少年儿童,其内心的创伤可能是成年人难以体会的。

  与此同时,从商业与经济学的角度,需求剧增的同时,也将产生巨大的市场。在此期间,笔者也注意到,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业务模式、产品形态从过去的不愠不火,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甚至其是否将在短期内产生爆发式的增长,也令人充满想象。

  一、精神心理类产品层出不穷,为何却长期不愠不火?

  用不愠不火来形容心理健康行业,并不夸张。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咨询在中国就是个不太受欢迎的“冷”行业。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终端的用户,对该产业的认知都处于初级阶段,以至于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处于一种长期胶着的观望状态。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2017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精神类服务电商用户规模超过三百万人,预计2017年突破千万大关,2019年用户规模超过4千万。

  近年,其实际需求数据也几乎印证了10多年前的预测。仅以认知度相对较高的抑郁症来说,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据估计,截至2019年,中国泛抑郁人数超过9500万人。

  然而,整个行业的用户消费意愿,却不容乐观。艾媒咨询的数据同时呈现,愿意消费800元以上的用户只占3.2%,而且各个资源价位的服务需求频次也都比较低。数据显示,单次服务愿意花费100元以上的人数,占比仅11.6%。由此可见,其潜在市场需求虽然看似巨大,实际的市场气候却与之相差甚远。  

不愠不火的心理健康行业,疫情之后是否会迎来大爆发?

 

  1、宏观因素影响,行业认知发展较国外过于缓慢

  据于见观察,发达国家的心理研究、心理咨询体系相比国内,相对会完善很多。以经济强国美国为例,在美国从事心理咨询师服务的人数占比,远超中国。

  有一组数据表明,美国每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还不包括一些家庭的私人心理医生或者咨询师。而且,心理治疗在美国也纳入国家社会保障,相关费用可以申请保险。而在国内,即使按照美国的心理咨询师的人均服务水平,也远远落后于美国,人才缺口可能超过50万。

  为此,也有人调侃,即使在疫情如此严重的当下,美国人民却如此淡定,其实就是其国民心理素质过硬的表现。

  实际上,这与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行业在国内的认知度不高、重视度不够等有关。据查证,该行业起步较晚,真正进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也要追溯到20年前,心理咨询成为一种职业,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而心理健康洗刷国民认知,也是从社会公共事件开始的。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呈指数级增长。而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社会大事件,以及全球一些知名人士因为抑郁症自杀离世等社会新闻,都在无形中给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全面的教育,而2020年这场大灾难,更是刺激着人们对于社会安全感的敏感神经。

  从百度热词搜索指数看,抑郁症的搜索指数,从2011年平均为2772,到2020年增长到12692。由此可见,近10年时间,其关注度上升的幅度之大。

不愠不火的心理健康行业,疫情之后是否会迎来大爆发?

  另外,据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咨询在沿海发达城市需求强烈,用户付费意愿也更明显。而用户普遍咨询的心理问题包括恋爱心理,焦虑抑郁,性取向,婚姻家庭等。

  而从年龄分布看,20-99岁的青少年人群心理咨询的主要服务群体,用户占比甚至超过80%,而且,相关数据表明,焦虑症、抑郁症等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向,以学生群体居多。

  因此,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体检等服务的潜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可能因为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影响、又或者是关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国民对其认知仍然相对模糊,加上其对人体的伤害,无法用非常科学而准确的手段进行量化评估,令用户端付费意愿也相对较弱。也许,这些因素是导致整个市场不愠不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2、相关资质监管体系不完善,乱象丛生

  于见注意到,目前市面的心理咨询机构、互联网平台,主要盈利模式是提供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服务。大概的形式是,心理测试免费,心理咨询付费。当免费的心理测试,成为了心理咨询机构获客、获利的宝典后,不得不令人质疑心理测试的科学性。

  在这方面,互联网上关于因为心理咨询上当受骗,投诉无门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之所以说是上当受骗,是因为一些用户付出了高额的咨询费,却并没有解决问题,甚至有人表示,其原本轻微的心理问题,因为咨询过程的反复“折腾”,变得更加严重。

  其实,导致这些社会乱象,是有一些历史原因的。

  首先,心理咨询师进入门槛低,即使拿到相关资质也并不一定专业。甚至有一些专业机构,承诺只需要交付几千元学费,短短10几天就可以拿到心理咨询执业证书。直到后来国家取消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认证。

  2019年末央视曝光的“国际认证乱象”,有些打着各种认证旗号的心理咨询相关认证机构也未能幸免,并遭遇退费风波。实际上,早在2017年,人社部发68号文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了相关资质认证的新规定,任何机构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冠以国际、国家”、“全国”、“职业资格”等名头。

  而心理咨询师被取消国家职业资格证以后由谁来负责管理呢?人社部的回应可以用十二个字浓缩: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从而进一步规范相关人力资源的管理。由此可见,心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在消费端的心智教育上下功夫,可能更需要在行业人才端的培养上,进一步从国家的高度,进行体系化、理论化,并从可执行的操作层面进行彻底改革。

  其次,国内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作为对临床实践有一定要求的心理学来说,人才的培养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但是国内的心理咨询师,很多都是刚刚持证就上岗,既缺乏临床经验,也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性培训。这样导致的结果,无疑就是可能存在大量的误诊、漏诊现象。而对于心理疾病的患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可能很多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都做了这类心理咨询师“练手”的小白鼠、无辜的试验品。

  再次,心理咨询相关服务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价格体系的混乱,让有些心理咨询机构甚至存在“店大欺客”的现象。普遍的做法是,按照心理咨询师的知名度收费,明码标价,漫天要价。这也让一些消费者心存疑虑,对心理咨询的规范性、专业性表示质疑,从而影响其持续消费。

  最后,与医院看诊的“医检分离”不同,心理咨询的干预分层模糊不清。医院看诊与健康体检的服务区分,让消费者很容易区分自己属于哪类人群,应该去哪类机构。而心理咨询,在很多时候,却较难区分是轻微的心理问题,还是严重精神问题,是否应该前往医院就医。从行业的角度,也较难界定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像医美一样的消费性服务,还是像看病一样的医疗服务。

  加上用户本身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不足,以及出于对个人隐私保护等原因,让这种尴尬的问题,长期影响着用户的消费决策,令其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度不足,从而一拖再拖,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另外,在对待患者上,精神科医生的处方权,心理咨询师目前是没有的,也让患者难以收治并合理的转诊交接,成为一大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严重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3、缺乏变现产品及商业模式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行业,除了心理咨询外,很少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成型的服务类产品。但是,心理咨询严重依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实际人才缺口,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矛盾,让从事该类服务的机构,一方面存在人才匮乏,难以培养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存在经营状况不理想,变现困难的双重境地。

  而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由于其投入回报不成正比,加上市场气候不成熟,用户付费意愿低,由此直接影响其整体收入,从而不得不选择转行,离开这个不愠不火的行业。由此,也带来了心理健康需求激增与人才严重匮乏的矛盾不可调和,也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尽管,近几年心理咨询市场升温,也有少量资本注入,例如如简单心理获得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壹心理先后获得多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好心情2016年获得恩华药业5000万注资等等。但中国心理咨询市场,相对于大健康领域的其它产业,尚未出现大爆发的势头。

  从该产业链的从业人员分布来看,最新数据显示,心理咨询全职工作人员占比不足兼职从业人员的1/2。该两项数据的比重,也间接的反映了一个市场的成熟程度。

  另外,由于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加上心理咨询人才培养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因此心理咨询的价格相对较高,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一次不等,加上心理咨询及相关干预服务是一个持续多次的过程,一个“疗程”下来,很多消费者表示,根本吃不消。

  加上国家医保尚未覆盖相关服务,无疑会加重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据调查,心理咨询服务收费高,也是很多人中途放弃继续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咨询市场需求强劲,借助互联网商业化模式翻新

  在艾媒网的这份报告中,还有一组关于网民精神需求的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倾诉需求人数占比超过80%,该领域的需求强劲,也催生了一些新型的互联网化的心理服务平台。  

不愠不火的心理健康行业,疫情之后是否会迎来大爆发?


  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的患者数量高达数千万,有超过2亿人一生中需要介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而面对学业压力和成长心理困惑的青少年人群,则是心理疾病多发人群。因此,针对各类心理问题的软件应用如雨后春笋。并且从最初的定位大而全,逐步走向了垂直细分,小而美的路线。

  近年,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各种关于心理健康的公众号、自媒体更是数量激增,商业模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尤其是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模式大爆发后,传统的心理咨询结合心理课程、心理测试、语音类在线服务产品等新型模式的商业化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也有一些心理咨询平台,因此受到资本的青睐。而整体的趋势,是心理健康类产品走向电商平台化、服务科技化的方向。

  在精神类服务产品的营销推广模式上,从心理咨询师,到终端消费者的C2C模式,一度成为主流。无论是在线预约、线下咨询的模式,还是在线付费的模式,都在逐步向平台化的方向演进。而个人心理咨询师,也逐步从传统的心理诊所逐步转移线上,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融合。  

不愠不火的心理健康行业,疫情之后是否会迎来大爆发?

   尤其是2020年到来后,因为疫情,人们出行减少,心理压力增大,一些线上的互联网产品,更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年初,内容服务平台新榜公布了春节期间,各大知识付费平台,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产品、心理测试相关产品的销量数据,同比翻番,也预示着该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三、心理健康行业迎来新机遇,呈现新趋势未来可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为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这个过去并不起眼的行业,因为商业模式的翻新,行业发展的规范化,令其越来越受资本方、消费市场的关注。因此,于见也看到了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国民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度明显提升。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无论是人们的健康意识,还是国家对国民身心健康的重视度,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全民参与,毫无疑问是一次空前的健康观念集中教育,让人们对于自我健康的防护,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其接受相关服务的程度,以及消费意愿也势必会加强,从来带来商业空间。

  其次,国民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也将有助于互联网更好的服务于心理健康行业。疫情期间,一些O2O生鲜平台的崛起,让一些下沉市场也受到了线上消费行为习惯的教育,让相对较轻的咨询类机构,从线上回归线下,其推广覆盖面更加广泛,其相关服务的接受程度也将更高。

  再次,国家政策层面对行业人才培养的扶持等,也是其利好因素。在2016年10月,国家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是未来大健康的重要板块,也是未来提升国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方向。  

不愠不火的心理健康行业,疫情之后是否会迎来大爆发?

 

 结语

  尽管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免费的心理机构出现,以及行业普遍缺乏专业的管理、运营、销售人才,将对该行业的进一步商业化存在一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无论怎么样,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也将是人类未来的刚性需求,甚至是永恒的追求。而短期内的市场需求剧增,也将倒逼其相关服务体系、商业模式的变革,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在这个一切都不确定、世界多变的时代,也只要把握了人性的核心诉求,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才能让一个行业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产生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这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健康行业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