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也难摸鱼了

曾响铃 出处:二牛网 2020-11-27 16:22

浑水,也难摸鱼了

图:浑水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

文 | 曾响铃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在沽空这条路上,浑水又栽了一个跟头。

11月19日,浑水发布做空欢聚集团(JOYY)的报告,引起了一阵投资者恐慌。欢聚集团第一时间就这个言论进行了驳斥,多家券商机构也对该报告表示了质疑,其中摩根大通站出来力挺,认为其股价未来能上涨64%。

而在国内,也掀起了一阵吐槽浑水的热潮。比如,针对网红“摩登兄弟”直播间打赏的一些问题,就有用户直接指出浑水的错误,认为其不懂直播。

浑水,也难摸鱼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做空第二天投资者冷静下来之后,欢聚集团的股价又迅速探底回升,股价维持在88美元,昨天更是回到了90美元,甚至高于年均价格。

可见,做空效果并不明显。

做空机构并不神秘,欢聚依旧是错杀

欢聚集团,2012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旗下核心产品包括YY、Bigo Live、Likee、HAGO等,2019年以约22亿美元估值全资收购海外视频社交平台BIGO。根据Q3财报显示,该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营收超62亿,净利润同比增长64%。

从报告来看,浑水的质疑主要有三点:1)浑水认为YY直播有大约90%都是欺诈行为。2)浑水质疑礼物收入数据造假,主播收入和付费用户比宣传低。3)浑水质疑公会参与造假,收入不到公布的15%。

此外,一同被看空的还有欢聚旗下的BIGO,被指和YY直播存在相同的情况,称Bigo Live的营收数据也存在80%的伪造成分。

一系列的组合拳下来,耸人听闻的数字和猜测的确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但是从二级市场股价强势反弹来看,投资者对这一系列的控诉已经不感冒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浑水发布看空报告前后,多家券商投行发布报告看好这支股票,认同欢聚的直播逻辑以及社交价值,中金公司认为该公司聚焦海外扩张后,今年海外的营收将实现100%的增长,明年也将实现50%的增长。增。

不仅如此,交银、招商、摩根大通、华兴等机构给出“买入”评级,而中金、摩根士丹利、瑞信则给出“跑赢行业”“增持”等评级。

浑水,也难摸鱼了

(数据来源于:wind金融终端)

事实上,对于股票研究来讲,沽空报告的公允性与可信度往往是不高的,比如知名做空机构Bonitas在自己的每一份报告最后的免责声明都会说一句:We are short-seller. We are biased.(我们是沽空机构,我们是带有偏见的。)

的确,沽空之所以为股价带来巨大打击,往往是因为沽空报告本身,而不是它的内容。而往往一份报告发出后,投资者在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完报告,只能是在恐慌效应下争相踩踏,先抛了止损再说。

一旦看完报告,就会产生一种“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不就是胡说八道嘛”的投资判断,然后又将股票购回。

所以,我们看到绝大多数股票遭遇做空后,当天的K线蜡烛图阴影线都是较长的,其后几日缺口会逐渐修复,待到恐慌情绪逐渐消退,沽空机构已经将手里的股票套利完成,股票大概率又会进入新一轮上涨趋势。

所以,沽空报告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信号枪,沽空机构正是利用这种“抱团效应”带来巨大恐慌,打下股价然后获利,它们不是慈善家,而是嗜血的鳄鱼。

股市是一个考验人性的地方,也是一个经验主义的地方,更是有着“暗号”,所以做空套路虽然千篇一律,但仍然百试不爽。

BIGO的商业逻辑被无视,浑水为何如此傲慢?

即便清楚了沽空机构的套路,但出于这一事件的“尊重”,我们还是来看一下沽空报告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只引起了恐慌踩踏,而股价又迅速回升,投资者并不买账?

我们大约用了一天的时间,仔细阅读了这一份报告,我只能说浑水不理解BIGO,一直在用臆想在推测数据。

第一,浑水不理解Bigo Live的端内生态。

比如,浑水在报告中指出,网红RCT_Khan大多数时间都在直播办公桌前翻看文件,并没有任何娱乐表现,但是还是会接收到源源不断的打赏“金豆”。

除此之外,浑水又列出了另外四名收入最高的主播、四名付费最多的用户,认为欢聚直播和BIGO是假的,礼物收入基本上是假的。

实际上,RCT-khan是Bigo Live的主播,还有一重身份是RCT的族长,该家族的成员超过150人。在印尼,作为主播的他,出演过电视剧,发行过唱片,有自己的乐队,演艺事业处于上升期,所以在印尼拥有极多高端粉丝。

换句话说,作为Khan本身,他在Bigo Live那么活跃并不是为了钱。Khan作为RCT家族的核心,帮助过很多家族成员,是团体领袖更是家族象征,所以RCT家族的所有的相互打赏不是为了Khan,而是以一个家族一个团体的集体荣誉。

第二,浑水不理解打赏和刷礼物的文化,不了解社交平台的模式。

浑水认为,Bigo Live存在大量机器人给主播打赏的情况,主播通过另一个付费用户账户将礼物回收到系统,是一种循环经济,比如RCT_Khan的头号打赏人之一实为他自己,甚至连头像图片都一样,而那些号称年收入数千万元的优秀主播,实际上通常都是固定工资。

这就更扯了,在Bigo Live的体系内,家族内成员互相打赏是直播行业的一种流行的做法,家族内可以增加凝聚力,家族外可以提高家族在平台内的人气,以及提升家族中主播的人气与知名度。

根据Bigo Live平台公开透明的抽成规则,家族内相互打赏的过程中,家族成员无论因为充值还是因为收礼物而获得的钻石均会不断被消耗,因此促进用户更多地充值,增加了平台的收入。

而且一些头部粉丝为了与主播产生关联,修改ID昵称或者头像,是一个常见现象。而更改收礼、送礼数据在一些国家的文化里面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人不想被别人知道自己有钱,有人又特别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不缺钱,而这些都是平台里高等级用户的基本特权。

这些在我们中国司空见惯的现象,国外老铁也是人,人性存在共同点,我们是能理解的。而浑水仅靠一些采访和外行人的观察就得出结论,显然难以站住脚。

第三,浑水不理解价值所在,Bigo Live是一个社交平台而不是内容平台。

之所以有这么多“误解”(暂且称之为误解,假定不是恶意),其实是浑水没有好好去了解Bigo Live的性质,把它当成了内容平台。

作为直播生态的最高权威,平台需要做的是提供直播基础设施,制定玩法、规则,维护平台内部和整体生态的制度公平,比如管理工会、家族长,处理纠纷,吸引所有用户都加入到社交生态建设中来。

而事实上Bigo Live的主播(也是用户)并不需要生产传统意义的内容,而用户来Bigo Live也不会因为内容而付费的,海外的内容生态特别丰富,用户消费内容完全可以通过Youtube或者Netflix,而来Bigo Live主要是满足社交还有自我表达的需求。

更别说很多家族用户在现实中都是互相认识的,而在打赏的动作相当于我们在微信群里面发红包,已经成为了平台的文化。所以浑水用内容平台的逻辑去理解Bigo Live,甚至得出了一个循环经济的结论,不知道是真的无知还是选择性忽视。

BIGO的真正价值浑水不懂也不想懂

纵观整个报告,主观性的总结较多,观点和财务数据较少。

当然,这也是做空机构浑水摸鱼的通病,正如上文所说,做空一个公司在于报告本身,而不在于内容。

浑水对欢聚集团的业务运营与社交平台并不了解,只是用华尔街金融人士的傲慢,以经济人的眼光来思考主播和用户行为,再加以臆测就草草了事。

BIGO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呢?BIGO是立足于全球,给全球各地区用户提供本土化、人性化的互联网服务。BIGO全球化即本土化的战略,在全球互联网产品被硅谷产品垄断的语境下,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尊重的。

有媒体称Bigo Live的用户是“沉默的大多数”,平台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线上交友氛围,让来到这里的用户(不论宗教背景、不论经济条件、不论面孔肤色)都能自由地表达,找到属于自己身份认同,他让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主播、成立工会、打造家族等。这是在传统的社交需求下,通过直播给全球用户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Bigo Live在全球已经有了十多万主播,几万个工会代理,与数千个合作MCN机构,它扮演一个平台角色,不主动专门打造精英话语,在合作开放中支持所有用户参与生态建设,这些逻辑,与浑水所表达的内涵完全不同。

浑水的理由,显然与BIGO的价值和商业逻辑背道而驰。

2020年前三季度,欢聚集团的营收达192.759亿元,同比增长40.8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持续经营净利润17.319亿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欢聚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短期存款和短期存款及短期投资244.697亿元,折合36.04亿美元。

这证明,欢聚的经营依然稳定,且有充足的现金流,BIGO作为集团全球化的一大重要战略,是目前全球资本市场视频社交屈指可数的标的,具有良好的前景,而这些却都被浑水所忽视。

浑水或许是不懂,更可能是故意掩盖。

当然,我们也看到最近几个交易日,欢聚被浑水做空的影响正在逐渐远去,大家正在对做空现象见怪不怪。

毕竟,就连近期突破5000亿美元的特斯拉,也是在一路做空中成长起来的,有资料显示,特斯拉是美国有证券市场有史以来,被做空次数最多一只股票。

比如,2011年,做空机构说Model S永远造不出来,所以做空;2012年他们说Model S无法量产,所以做空;2014~2016年,又在Model X上重复一遍理由;2017~2019年,又在Model 3上再重复一遍,并且认为它永远无法盈利。

2020年,公司终于盈利且车型量产了,他们又说价格太高了……

难道,某些股票就有原罪么?

是的,在浑水眼里,至少中概股是这样。

实际上,中概股对于做空早已经见怪不怪,就连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都曾被浑水等机构轮番做空过。2015年,对冲基金经理Jim Chanos扛不住阿里股价上涨压力,甚至连报告都不发,直接放出话来说要做空,仅仅这样一句话就导致阿里大跌5%。

你说,报告内容还重要么?

如果哪一只中概股没在境外遭遇过做空,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公司不“性感”,没有成交量,即便做空也赚不到什么钱。

毕竟在早期,中概股并无反击之力,在沽空机构的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即便一个清清白白的公司,在做空机构面前也有理说不清。

直到中国资本国际化加快,中概股逐渐适应了国际市场大空头的套路,局面才逐渐好转。

2012年,新东方成功狙击浑水,一举扭转了中概股的尴尬境地。近些年来,如好未来、拼多多、澳优、跟谁学、爱奇艺、万国数据等公司都成功反击,股价甚至不降反升。

而在国际市场香港,2016年10月,当年做空恒大爆赚160万美金的大空头——香橼甚至被抓到把柄,被香港证监会判处5年市场禁入并归还做空所得。

不可否认,做空机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市场的优胜劣汰,更好地实现价格发现功能,但这也绝不能成为国际大空头的遮羞布。

多年以来,中概股遭遇的恶意做空从未断绝,欢聚集团的表现,说明它已经成功狙击了浑水,恶意做空的行为,从来都不会逍遥法外,中概股不再是待宰羔羊。

浑水,也难摸鱼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