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私募一哥”徐翔曾因操纵证券市场,从“股神”沦为“阶下囚”,在监狱呆了5年6个月。
日新月异的今天,证券的江湖早不在是当年的江湖,被年轻人们追捧不再是牛散,而是以张坤为代表的一批明星公募基金经理。
不知刑满出狱的徐翔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
六年前冬天的一个星期天,穿着爱马仕白大褂的股神徐翔在宁波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上被抓。
上证指数甚至为此跌了跌,收盘价只有3325.09点。
徐翔从做短线的“涨停板敢死队”起家,2009年后管理数百亿资金,成为最牛私募一哥。
但是最终不可一世的股神却因为犯下了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16岁炒股,3万到200亿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第二年,徐翔出生了。出生在宁波一个普通人家的徐翔,父母是开烟酒商店的。
1990年的最后一个月,深交所和上交所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那一年徐翔刚上高中。
徐翔在成绩上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数学,不过他很喜欢读商业领袖传记,并且受此影响一门心思想要赚大钱。
徐翔在报刊杂志上第一次接触到炒股能赚快钱。
最终在三年后,徐翔就放弃高考,跟表哥一起去开出租。
高中毕业刚满16岁的徐翔从母亲那里拿来了3万块钱开通了证券账户,当时的股市十分火爆人人都拿钱往里面投,包括徐翔。
在亏了不少钱之后,徐翔又从表哥家人那里筹集了10万元。
1977年,徐翔终于把手上的资金滚到了300万。
1996年到1997年这一波牛市中,徐翔赚到了第一桶金。徐翔的第一桶金离不开1996年中国股市开始施行的10%涨跌停板制度。
徐翔利用了可乘之机,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涨停板敢死队”,其正是利用散户的追涨心理,利用涨停板制度操纵股价从而盈利。
1997年牛市行情接近尾声时,年仅二十的徐翔已经坐拥数百万资产,而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上大学。
1999年“519行情”后,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的“敢死队”队员们又大赚了一笔。
“519行情”那段时间,上证指数2个月内从1100点飙升到1725点,涨幅超过50%。
这波牛市中,徐翔靠着封涨停的打法,赚取了上千万,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而在2008年的A股大牛市中,徐翔让资本累积到了百亿。
宁波解放南路的“涨停板敢死队”立下了名声。于是在2009年,徐翔成立泽熙,从游资转型到私募。
2010年3月,泽熙发布产品“泽熙1期”,募集资金10亿元。尽管当时市场行情不振,但泽熙一期却录得超过70%的绝对收益。
当时491只私募基金中,徐翔的“泽熙3期”以535.94%的收益率位列私募榜首。
就连在2015年股灾期间,徐翔的泽熙一期也做到了全身而退。
有了钱的徐翔开始控股大量上市公司,把他们变成徐翔概念股。
此时已经出现传言,徐翔“替有权人管钱”、“靠内幕消息起家”,但都因为没有确切证据而石沉大海。
徐翔被时代抛弃
2015年,中国股市出现了罕见的“股灾”。
2015年6月30日,13位私募大佬呼吁全面唱多抄底行情“救市”。只有徐翔不愿参与。
在这次股灾中,不管是散户还是专业机构,在那轮股市雪崩中都栽了跟头。但是徐翔的泽熙一期产品却在股灾中逆势大涨31%。
然而世界上并没有“神”,“神迹”背后,其实斑斑劣迹。
在金钱面前,难免有人会走邪门歪道,选择内幕、操纵、造假、坐庄这些下流手段。
2015年,涉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徐翔被抓走审判。
徐翔在五年时间里控制了139个账户,与美邦服饰、鑫科材料等13家上市公司合谋操纵股价,非法获利93.38亿元。
2017年,基金业协会对徐翔旗下的泽熙投资采取了纪律处分、撤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徐翔等相关人员加入“黑名单”等处罚。
这宣告了徐翔已无缘基金业。
证监会并没有对徐翔做诸如“市场禁入”等处罚。
但根据相关规定,违反证券法规的人不得开设A股证券账户。
而且如今主流的股票玩法都是基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或趋势投资,徐翔短线投资的赚钱手段已经过时了。
攥着“徐翔概念股”的还有几十万股民,他们不关心徐翔出狱后能不能赚钱,只关心自己的股票还有没有翻身之日。
目前最“正宗”的“徐翔概念股”共有大恒科技、宁波中百、文峰股份、东方金钰和华丽家族五只,其中东方金钰已经退市。
这些曾经强势的徐翔概念股,在徐翔出事后萎靡不振,股灾后的平均跌幅超70%。
而且在徐翔被捕入狱后,手上的上市公司也都增长乏力,盈利陷入困境。
不过徐翔刑满出狱后,这批公司大概率会像冰山里解冻的细菌那样活跃。
毕竟这些公司股价超跌,而且公司未来存在资本运作预期,实际上宁波中百、大恒科技等今年已出现30%以上涨幅。
但徐翔还没交完110亿元的罚金,而且徐翔的相关股票目前仍处于冻结状态。
尘埃落定之前,挂着“徐翔概念股”标签的这些公司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徐翔的垮台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国资本市场在2015年股灾之后迎来强监管的转折点。
徐翔这样的投机客的没落也带来了长线投资的繁荣,2015年之后,绩优股大涨让大家看到了,价值投资“虽迟但到”。
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张坤的热度一度不亚于“顶流”明星,火到频频上微博热搜,还有粉丝为其建立了“全球后援会”。
而徐翔这个名字对于Z世代来说已经非常陌生。
不同于草根出身的徐翔,公募明星基金经理们大多毕业于名校。
清华大学毕业的张坤2008年进入易方达基金,目前手上管理着超过1330亿元的基金,是中国首位“千亿基金经理”,被业内人士称为“公募一哥”。此外张坤的基金重仓了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白酒股,又被称为“酒神”。
基金经理频频出圈背后,离不开话语权不断提升的公募机构。
自由流通市值计算下,机构持股中公募基金持股占比最高,如今A股的机构持股比例已经超过四成,近年来提升幅度较为可观。
结语
2004年,徐翔在和应莹的婚礼上,举着刻上了“东方索罗斯”的铜像。
但徐翔终究是徐翔,而不是索罗斯,A股和美股也完全是两个世界。
所以这个愿望如同泡沫一般破灭了。
2015年的股灾中,徐翔“冷酷无情”的没有参与救市。
表面上看他赚了,但实际上,他还是走错了这步棋,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005年7月的一天,徐翔儿子出生时,他在电脑前盯盘,并要把亲笔写下的炒股心得都教给儿子。
但脸徐翔自己也不会预料到,自己没机会教儿子炒股了。
即便在狱中,不自由的徐翔似乎也从未放手过掌握的公司。尽管如今徐翔概念股加起来的市值,相比徐翔刚入狱时已累计蒸发超过400亿元。
就算徐翔出狱后有机会回归老本行,很大可能也没办法再创传奇。
毕竟手上的股权都已经被冻结,在查封、扣押、冻结资产后,不管是徐翔还是家人都无法自由支配财产,两手空空的徐翔没有资本再出江湖。
而且资本市场的环境也没有以前那样野蛮,而是更为规范。重获自由的徐翔想要再次成为股神,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短线投机的暴富神话已经不适应时代。
不管是徐翔,还是张坤,资本市场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除了永不眠的金钱。
徐翔进去时股市3千点,出来时还是3千点,物是人非,唯有A股指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