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职场越来越卷,很多打工人努力上进的背后就是不想失去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躺平,忙中偷闲。“摸鱼”已经成为职场中的普遍现象,在大型企事业单位,“吃空饷”更是大有人在。
近日上市A股企业泉阳泉子公司泉阳泉饮品在《吉林日报》刊发通告,喊话四名员工回来上班。据悉四名擅自离岗员工中,有一人离岗时间竟长达16年。此消息一经发布便瞬间登上了各大媒体热搜,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有羡慕的网友评论还是国企好,对员工负责到底。不过更多的还是批判声音,比如是否存在吃空饷行为?泉阳泉饮品对于网友的部分质疑也做出了回应,并未给离岗员工发放工资,不属于“吃空饷”。
至于为何这么长时间才发现处理,泉阳泉饮品给出的解释为企业转制原因。事实上,近十年来泉阳泉在经历多次重组、国改后,内部复杂管理混乱的问题一直存在。更让人失望的是,其业绩表现也没有让投资者看到希望。
1
重组收效甚微,管理乱象频出
2020年11月吉林森工发布公告,将公司中文名称“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吉林泉阳泉股份有限公司”。从此吉林森工摇身变为泉阳泉,主营业务从以前的人造板、森林砍伐转换到天然矿泉水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更名后,重新出发的泉阳泉业绩并未迎来爆发。2021—2023年其营收分别为14.71亿元、12.69亿元和11.22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从盈利1.05亿元变为亏损4.57亿元。负增长似乎已经成为泉阳泉身上难以撕掉的标签。
其实在更名之前,吉林森工的业绩发展早就陷入了困境。2000年左右,我国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由于东北地区长期高强度的采伐,东北林区一度陷入“资源危机”。
作为全国四大森工集团之一的吉林森工无疑面临着转型难题。2005年吉林森工开始改制,实现政企分离。在此后的三年里,吉林森工业绩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过在2008年以后,吉林森工的发展便进入了停滞期。
2009—2015年,其营收一直在12亿-15亿元区间浮动。净利润走势非常不稳定,最高未突破8000万元,最低仅为1000万元出头。整体而言营收增长缓慢,盈利能力不佳。
雪上加霜的是,自2015年4月1日起长白山林区全面停伐。与此同时吉林森工的主要业务人造板受原材料供给影响也面临着停产风险。大环境的骤变,迫使吉林森工不得不再次走上转型的道路。
从2015年至今,吉林森工已经多次资产重组,包括剥离人造板业务、收购泉阳泉、苏州园区园林股份。不过在重组过程中,吉林森工却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例如2016年以8.02亿元的高溢价收购苏州园区园林,2019年以7637.05万元购买162套房产和30个车位产权,以及2019年业绩亏损预告中的大额坏账准备都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
很多投资者对吉林森工在管理和财务上都产生了质疑,而且在这些事件的背后都能看到其大股东森工集团的身影。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至今年森工集团不断爆出腐败问题,多名高管相继被查。
大股东内部问题频发,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吉林森工更名泉阳泉之后业绩仍是毫无起色。甩包袱、求新求变是泉阳泉近两年给外界呈现的印象,但殊不知在内部管理上依旧是原来的吉林森工。重组改革只停留在表面,新产业发展自然停滞不前。
2
行业周期下,园林木门难当大任
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讲,林业虽然市场需求大、产业链条长,但维护成本高、投资回报率太低。尤其进入21世纪后,地质灾害的频发让民众意识到森林生态的重要性。林业保护备受国家重视,但林业发展却陷入了难题。
近二十年来,转型是所有林企的必经路。早期泉阳泉转型路线非常清晰,从树木砍伐加工过渡到装修领域的板材生产,再发展到如今的园林工程、木门生产,基本上是围绕木业向下做商业拓宽。
然而作为泉阳泉的两大副业,园林和木门至今都还没有成长起来。今年上半年,园林业务营收同比下降了66.31%,木门家居业务净利润还出现了1916.31万元的亏损。
纵观近三年的财务数据,园林业务一直在萎缩,营收从2020年的4.54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7036万元。木门业务虽然在稳步前进,但上涨空间不大。2023年木门产品营收2.42亿元,比2020年只增加了849万元。
也就是说在木业新场景的开拓上,泉阳泉并不顺利。实际上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附属产业,园林和家居木门赛道的日子并不好过。今年上半年A股26家上市园林公司总营收90.15亿元,同比下滑26.84%,总计亏损25.3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2023年泉阳泉4.57亿元的巨额亏损,主要原因就是子公司苏州园区园林工程项目回款较低,计提应收账款和商誉减值所致。除了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外,园林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和政府搞好关系。毕竟市政园林占据了整个园林绿化赛道的小一半市场。
而苏州园区园林远在江苏,千里之外的泉阳泉很显然鞭长莫及。事实上在吉林森工收购苏州园区园林之初,很多投资者并不看好园林业务,因为苏州园区园林本身就不是个优质资产。
至于木门业务,泉阳泉旗下的霍尔茨木门虽然连续19年荣获木门行业30强荣誉,但木门行业“高手云集”,霍尔茨在品牌知名度上和梦天、TATA、美心等一线品牌还有着明显的差距。
目前霍尔茨只能算是区域性品牌,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北方市场。想要扩大业务,就必须加大市场营销提升知名度,开始跑马圈地,这对于泉阳泉的资金又是极大的考验。
不过众所周知,目前家居建材行业正处于“寒冬”,市场投资都趋于谨慎。泉阳泉很显然志不在此,而是一心扑在了矿泉水赛道上。然而尴尬的是,泉阳泉的矿泉水生意也局限在了北方市场。
3
矿泉水困于东北,渠道能力羸弱
饮料行业是公认的暴利行业,瓶装水更是被誉为软饮料赛道里的“液体黄金”。农夫山泉、娃哈哈等企业凭借在瓶装水市场的深耕,都赚得盆满钵满。尤其当代人越来越讲究绿色健康,天然矿泉水赛道无疑充满了想象空间。
泉阳泉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凭借长白山水源地优势,将水生意做大。据其财报显示,2023年矿泉水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11.66%,产销量突破100万吨。
今年上半年矿泉水销量、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均在16%以上,成绩喜人。目前矿泉水已经成为泉阳泉的核心产业,转型效果有目共睹。不过在竞争激烈的瓶装水市场,泉阳泉想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
首先,泉阳泉在长白山有5处优质水源地,其矿泉水品质天然、味道甘甜,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欧盟矿泉水标准,这是泉阳泉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随着农夫山泉、恒大、娃哈哈相继在长白山布局水源地,泉阳泉的优势被大幅削弱。
在吉林当地很多人都知道泉阳泉的水源地是在农夫、恒大水源地的上游,位于长白山的中心点。不过对于吉林省外的消费者而言,并没有多大差别,毕竟大家的水源都在长白山,仅从口感上区别不大。
其次,矿泉水作为快消品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南方市场,或者说得更具体些,出了吉林省就很难见到泉阳泉的产品。这就是泉阳泉的尴尬之处。
毫无疑问在吉林省,泉阳泉在渠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省外,目前泉阳泉主要通过和中石化易捷合作渗透全国市场,2023年中石化易捷为其贡献了1亿元的销售额。
不过众所周知,社区便利店、大型商超才是瓶装水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很明显泉阳泉在省外商超零售渠道建设上还差得很远。当然近两年泉阳泉拓展了中石油、南航、盒马鲜生等大客户,并且加大了抖音、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布局。
不过这些新渠道的建设还并未开花结果,甚至还存在诸多隐患,例如其线上售价高于线下的通病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整体而言,泉阳泉的矿泉水业务和其木门产品存在同样的地域性难题。
很多投资者对泉阳泉的矿泉水产品非常有信心,但对其销售运营、渠道铺设能力还存在一定质疑。毕竟此前泉阳泉的主业一直和林业相关,跨界卖水并没有太多经验,全国化开拓任务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观望。
4
结语
国企改革向来进展缓慢,阻力颇多。泉阳泉在经过多次折腾之后,已经找到了“卖水”这条新路线。不过重组之后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如何减负甩包袱依旧是泉阳泉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重点。
卖水自然是一门好生意,只是如何将水卖出去才是考验泉阳泉在营销管理上的功底。除了卖水,背靠长白山的泉阳泉还拥有着非常好的旅游、地产资源,重新开辟出一条第二曲线也是其未来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