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1869年美国人约翰·海阿特发明了用于制作台球的赛璐珞。随后这种材料被广泛用于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例如玩具、梳子、纽扣、胶片等等。当然它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塑料”。
如今塑料制品无处不在,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投资者更视其为一门绝佳的好生意。去年底国内知名塑料制品供应商新天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天力)就向北交所发起了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上个月肯德基餐具供应商富岭股份刚刚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瑞幸、喜茶纸杯供应商恒鑫生活也成功过会。显然在奶茶、快餐行业的火爆下,食品塑料企业都在快马加鞭进入资本市场。
早在2023年底,新天力就完成了辅导备案,去年9月正式挂牌新三板。如今征战北交所无疑是想通过直联机制快速上市,那么在食品包装热潮来袭之际,新天力能如愿以偿吗?
01
专而精≠小而美
浙江台州被誉为“塑料之都”和“模具之乡”,因为地利优势,新天力在食品塑料容器市场如鱼得水,2023年通过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同时也是中国塑料包装三十强企业。
多项荣誉的背后,自然是对其业绩的肯定。2021—2023年新天力营收分别为9.58亿元、9.44亿元和10.2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4991万元递增至5777万元。
除了2022年受疫情影响业绩出现小幅下滑,新天力整体走势稳中有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在于茶饮赛道的朝气蓬勃和新天地的“专而精”。
众所周知,近些年奶茶消费火热。2023年蜜雪冰城卖出了74亿杯奶茶,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的销量都在10亿杯以上。我国一次性奶茶杯每年的消耗量至少百亿,而且随着咖啡、茶饮市场的不断扩容,塑料杯的需求还在攀升。
而新天力的核心产品正是用于冲泡和即饮的塑料奶茶杯。1992年创始人何麟君靠一次性塑料杯赚到了第一桶金。2000年后开始为香飘飘、优乐美制作定制奶茶杯逐渐发展壮大。2015年新茶饮崛起,新天力成为喜茶、蜜雪冰城供应商,收入一举突破10亿元大关。
可以说新天力的成功也在于抓住了时代红利。除了茶饮市场,餐饮外卖的一路狂飙同样助力了新天力的包装生意。据中国包装联合会数据,2021—2023年新天力热成型塑料食品容器在国内市场销售收入位列行业前三。
从市场大环境和财务数据分析,新天力算得上是一支潜力股。不过专而精并不意味着小而美。
1月21日新天力收到了第一轮问询函,北交所对业绩可持续性、毛利率变动、存货跌价计提充分性、关联交易等问题展开追问。显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表明新天力并非表面上那么美好。
例如新天力的盈利能力并不出众。2021-2024上半年,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23%、16.78%、18.4%和18.74%。整体变动不大,不过和同类型企业相比就有些相形见绌。例如富岭股份2023年毛利率为24.92%,恒鑫生活更是高达28.63%。
对于毛利率偏低,新天力给出的解释为公司销售市场聚焦国内,富岭股份等可比企业拥有海外业务故而拉高了整体毛利率。再看新天力的销售价格,报告期内塑料食品容器每吨由1.82万元降至1.65万元。
换而言之,新天力好业绩的背后可能是以价换量。实际上目前国内塑料食品容器行业呈现出大而散的格局,竞争十分激烈。尽管降低价格让新天力站上了新高度,但其经营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仍然存在。
02
大客户是把双刃剑
做生意赚钱无非就是两个思路,要么薄利多销要么厚利适销。由于行业竞态和产品属性,新天力只能是前者。当然利薄如纸的生意也可以日进斗金,但前提是要有量,要有大客户的帮衬。
据招股书显示,农夫山泉、伊利、蜜雪冰城、香飘飘、米村拌饭等企业都是新天力的客户。背靠这些明星企业,新天力得以稳定发展。不过深度捆绑大客户是把双刃剑,虽然能够快速扩大规模,但也会伤到自己。
2021—2023年,新天力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均在62%以上,其中仅蜜雪冰城和香飘飘两家就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虽说食品行业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只是如今新茶饮赛道竞争惨烈,下游品牌的强大与否直接影响着上游供应商的经营状况。
例如在2021—2022年期间,CoCo还是前五大客户,由于回款周期长,并且对价格敏感度高,新天力在2023年结束了和CoCo的合作。外部环境导致大客户的流失,无疑会对其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香飘飘作为新天力的第二客户,有着20年的合作历史,关系十分稳固。不过近两年香飘飘正在慢慢失宠,经历着转型阵痛。尽管推出了Meco果汁茶、兰芳园牛乳茶等多款新品,但营收增长乏力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香飘飘已经很难带领新天力迈上新台阶。
2023年香飘飘为新天力贡献2.43亿元的收入,相比2022年只增长了1110万元。以销售增长额计算,香飘飘只能算新天力的第四大客户。
再来看第一大客户蜜雪冰城,这两年雪王可以说是杀疯了。作为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现制茶饮企业,供应链十分丰富,肯定会避免使用单一供应商。例如从2021年起恒鑫生活和蜜雪冰城展开合作,为其提供吸管、纸杯等产品。
再者,随着蜜雪冰城的壮大,对于新天力的产能也是一种考验。2023年其塑料食品容器的产能利用率高达97.43%。此次IPO新天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募集资金用于年产36000吨高质量塑料食品容器扩产项目。
然而即使解决了产能问题,新天力还要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截至2024上半年其应收账款余额1.53亿元,相比2021年底增加了6245.6万元。
与此同时,新天力的资产负债水平也要远高于同类型企业。2023年恒鑫生活和富岭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3.91%和37.53%,而新天力这一数据高达53.6%。不难发现,随着业务量的激增,新天力正经历着疼痛的喜悦。
03
包装赛道升级,挑战大于机遇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塑料种类琳琅满目,食品包装容器场景更是朝着多元化发展。如果说产能是新天力的近虑,那么市场政策和环境变化永远是萦绕不去的远愁。
从材料类型来看,新天力主要生产以PP、PET、PS为主的塑料容器。说得更通俗些,新天力的产品大多属于不可降解塑料。近些年国家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监管越发严苛。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自2021年起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随后海南、河南等省相继出台“禁塑”新规。
政策的变化,让很多茶饮企业选择了成本更高的PLA吸管。在新三板挂牌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中,新天力表示生产的塑料容器不属于限塑令规定范围之内,对业绩影响较小。
在材料特性上,PP奶茶杯可耐高温,装热饮不会出现变软、坍塌情况,在茶饮领域,PLA暂时还无法替代PP作为杯身使用,更何况PLA价格昂贵,出于成本茶饮品牌也不会考虑可降解材质。
事实虽是如此,不过数量庞大的废弃奶茶杯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恒鑫生活、富岭股份、家联科技都在备战可降解材料,抓住市场先机。
尽管新天力在招股书中提及在减塑降碳方面通过了“双易认证”,旗下PP产品入选了美团的“青山计划”,但政策向来多变,想要彻底摆脱限塑的烦恼,只能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走在政策的前面。
况且外卖餐饮、预制菜、低温奶制品等新场景的火热也倒逼上游容器厂商进行技术革新。2021-2024上半年,新天力研发费用累计1.15亿元,研发费用占比在3.2%左右。研发投入、专利数量在行业中虽然处于领先水平,但和同类型企业并没有拉开太大距离。
其实从根本上讲,技术创新背后新天力所要解决的是产业和客户结构的转型难题。目前新天力的客户更倾向于奶茶品牌,产品大多围绕饮品展开,产业生态不够丰富。
当然新天力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两年发展了绿茶餐厅、东池便当等多家餐饮客户,并且打入了肯德基供应链。在产品方面研制出了无菌阻隔杯、冰杯,将场景拓展至水果罐头、冷饮市场。
不过值得担忧的是,国内餐饮升级早就吸引了一大批食品容器厂商蜂拥而至,例如纸浆塑膜领域的众鑫股份、大胜达纷纷布局一次性环保餐具,新天力的餐饮新版图能否开花结果还尚待观察。
04
结语
食品消费的多元化让塑料包装市场生机勃勃,尤其新茶饮市场的爆发,让新天力的业绩扶摇直上,有了坐二望三的野心。面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IPO无疑是新天力的最佳选择。不仅解决了资金和产能的忧虑,更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目标有想法固然很好,但新天力在经营中还存在诸如依赖大客户、毛利率偏低等短板。在行业利好下,走专精路线确实可以顺风顺水,不过当食品包装赛道开启新时代,新天力还需提升科技实力才能稳坐江山。